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金剛總集


 

 金 剛  (明 王)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




 

馬頭明王
  密教有所謂三輪身說,第一的自性輪身是指佛陀,第二的正法輪身是指菩薩,第三的教令輪身即為明王。示現佛陀自性德的即為如來;如為濟度眾生而示現柔和寂靜形相的,即為菩薩;如為調服度化剛強的眾生而示現忿怒形相的,即為明王或金剛,正所謂的金剛怒目,菩薩低眉。 
  上述之明王或金剛即是佛陀為濟導頑剛眾生,所變現的忿怒身。外相看來或似十分可畏,但其係由佛陀大悲中所流露而出,也就是象徵以光明的智慧制伏一切惡魔和障礙的[深義。 
  馬頭明王乃是蓮華部主阿彌陀佛的教令輪身(變化身),或由觀音所化現,其形相有很多種。由一頭二臂到多頭多臂,顏色也各相異,有紅有黑等不同。 
  馬頭蓮華舞主一頭二臂三目,身紅色,赤髮飛揚,鬚眉如火,怒目圓睜,獠牙外露,現大怖畏相。頭戴五骷髏冠,頂有綠馬首,項掛五十人首髮,身披人皮、象皮,下著虎皮裙,以蛇飾、骨飾為莊嚴,雙足右屈左伸,以弓馬步姿,腳踩男女二魔,以蓮花日輪為座,威立於大般若烈焰之中。 
  此尊在髮際上有一或三個馬首,此乃觀音為噉食一切眾生無明業障,摧破諸恐怖而現之形。明王跋涉至生死大海,如同飢馬覓食水草而無他念,固以馬首為頭飾,又名噉食金剛。 
  馬頭明王主要功德為降伏羅剎、鬼神、天龍八部等之一切損魔,消除無明業障、瘟疫、病苦,免一切惡咒邪法,故有許多法器將本尊頭像安置其上,如馬頭金剛橛。
文武百尊(忿怒尊)
  文武百尊之忿怒尊,出自行者腦海,乃是寂靜尊所幻化的忿怒相,現於亡者二七之八至十四日間,亡者當擇一淨土往生。未來生者只能於七七中陰之間,投往六道之中任何一道,故修習此法,貴於以平日所修,於臨終時熟練而往生佛土,亦可助念新亡,導引明路。
 中央為大殊勝嘿嚕嘎與天口法界自在母現雙運相。
 中前方為佛部嘿嚕嘎,赭紅色,三頭六臂四足,以弓馬步威立,臉右白、左紅、中赤。六臂右手持金輪、銊斧、寶劍;左手持鈴、犁耙、顱器。現雙運之佛部忿怒佛母赭紅色,右手持輪,左手奉獻盈血紅蚌殼供父佛飲用。
 東(右方)金剛嘿嚕嘎黑藍色,三頭六臂四足,以弓馬步威立,臉右白、左紅、中藍。六臂右持金剛杵、顱器、銊斧;左持鈴、顱器、犁耙。現雙運之金剛部忿怒母藍色,右手持寶杵,左手奉獻盈血紅蚌殼供父佛飲用。
 南(右上方)寶生嘿嚕嘎黃黑色,三頭六臂四足,以弓馬步威立,臉右白、左紅、中黃黑色。六臂右持摩尼寶、天杖、棒;左持鈴、顱器、三叉杖。現雙運之寶生部忿怒母黃色,右手持珠寶,左奉獻盈血蚌殼供父佛飲用。
 西(左上方)蓮華嘿嚕嘎紅黑色,三頭六臂四足,以弓馬步威立,臉右白、左藍、中紅黑色,六臂右持蓮華、天杖、棒;左持鈴、顱器、小鼓。現雙運之蓮華部忿怒母紅色,右手持蓮華,左奉盈血蚌殼供父佛飲用。
 北(左下方)羯磨嘿嚕嘎綠黑色,三頭六臂四足,以弓馬步威立,臉右白、左紅、中綠黑色。六臂右持羯磨杵、寶劍、天杖;左持鈴、顱器、犁耙。現雙運之羯磨部忿怒母綠色,右持羯磨杵,左奉盈血蚌殼供父佛飲用。
   以上諸明王、明妃皆三目圓睜,髮鬚如火非揚,張口露繚牙捲舌,具媚、苦、畏、笑、罵、怒、猛等相。
  主尊旁繞二十四自在母,分成四組,為:
 (東)白郭莉母,右持梃杖,左持顱器。
(南)黃佐莉母,手持弓箭高舉作射狀。
(西)紅扎嫫母,右持水獸幢,左持顱器。
(北)黑貝大莉母,右持寶杵,左持顱器。
 (東南)桔紅布嘎西母,右持人腸置口而食。
(西南)藍嘎沙瑪莉母,右持杵,左持顱器。
(西北)黃展查莉母,手持人心而食。
(東北)藍雪瑪夏母,持人身首扯食。
以上兩組皆披人皮,忿怒母之裝束。
 (東)黑獅首母,持屍嚼食,髮聳動。
(南)紅虎首母,雙手交錯,眼凝視狀。
(西)黑狐首母,持人腸而食之。
(北)藍狼首母,持人屍而食之。
 (東南)淺黃鷲首母,持人腸而食。
(西南)深赤雞首母,肩負一屍。
(西北)黑鴉首母,持顱器與劍。
(東北)藍梟首母,皆怖畏之裝束。
以上兩組非人異首母,皆怖畏之裝束。
 四門首護母(四方角落)為:
(東門)白色虎首母,持鐵鉤與顱器。
(南門)黃色豬首母,持繩索與顱器。
(西門)紅色獅首母,持鎖鏈與顱器。
(北門)綠色蛇首母,持鈴鐸與顱器。
 於本尊等之下方各有六自在母。依次為:
 東六自在母:
深赭色羅剎天,氂牛母首,持寶杵。
桔紅色梵天,蛇首母,持蓮華。
淺綠色大天,豹首母,持三叉杖。
淺綠色大自在天,鼬首母,持金輪。
紅色童子天,馬熊首,持短矛。
白色帝釋天,棕熊首,持腸索。
 南六自在母:
黃色金剛,蝙蝠首母,手持匕首(小刀)。
紅色寂天,水獸首母,手持寶瓶。
桔紅色甘露,蠍首母,手持蓮華。
淺黃色太陰,鷂首母,手持寶杵。
深綠色遍入天,狐首母,手持棒杖。
黃黑色羅剎,虎首母,捧血而飲。
 西六自在母:
紅綠色食者,兀鷹首母,手持棒杖。
紅色歡喜者,馬首母,手持人屍。
粉紅色大力者,大鵬首母,手持短杖。
紅色羅剎,狗首母,手持利刃。
紅色欲樂,戴勝鳥首母,手持繩索。
紅綠色護財,鹿首母,手持寶瓶。
 北六自在母:
藍色風天,狼首母,手持旗旌。
紅綠色婦女,野羊首母,手持尖木。
綠黑色亥母,豬首母,手持牙串索。
紅色金剛,烏鴉首母,手持童屍。
綠黑色鼻者,象首母,手持大屍。
綠藍色水天,蛇首母,手持蛇繩。
 外四門(最外圍四角落)有四門守護母。
東門:白金剛杜鵑首母,持鉤。
南門:黃金剛山羊首母,持索。
西門:紅金剛獅子首母,持鎖。
北門:綠金剛蟒蛇首母,持鈴。
   以上合計五十八尊忿怒尊,加上寂靜四十二尊,合稱「文武百尊」。頂上虛空金剛薩埵表自性佛所化現,以及傳承三上師,下方騎獅護法等不計其內。
文武百尊(寂靜尊) 
  文武百尊出自大幻化網,義即根本摧滅金剛地獄,亦稱「中陰百尊」,以人亡故後,在實相中陰期,由心識所現之。所謂大幻化網者,以行者頂心二輪,所化出之寂靜、忿怒本尊。其教授是蓮花生大士從普賢王如來所說之根本續密要中,摘要攝集。若祇聞寂靜忿怒本尊之名,亦可超三惡趣,倘得入壇灌頂,則雖犯三昧耶戒者,修此法亦可還淨。
   藏人於親友亡故後,敦請喇嘛為亡者超度,即修此法,故稱為「中陰救度法」。
 中央 為法身普賢王如來,一面二臂身青色,兩手結定印,與白色普賢王佛母現雙運相。佛母雙手持金剛杵、鈴,二者以金剛跏趺姿安住。
 前方 為毘廬遮那佛(大日如來),身白色,右持金輪,左持輪柄鈴,與虛空法界自在母現雙運相。佛母手持杵鈴,二者以剛跏趺姿安住於獅子日月重疊寶座之上。
 東方(右下方)金剛薩埵身青藍色,右持金剛杵,左持金剛鈴,與佛眼佛母現雙運相。佛母持寶嘉禾與鈴,二者以金剛跏趺姿安住於象王日月重疊寶座之上。其右為地藏菩薩身白色,手持嘉禾與鈴,左為彌勒菩薩身淺黃,持龍華樹與鈴。其前金剛媚母身白色,持鏡與鈴,後則金剛華母身白色,持妙花與鈴。
 南方(右上方)寶生佛身黃色,右持摩尼寶,左持寶柄鈴,與麻麻奇佛母現雙運相。佛母持杵與鈴,二者以金剛跏趺姿安住於勝馬日月重疊寶座之上。其右為普賢菩薩身桔紅色,持寶穗與鈴,左為虛空藏菩薩身黃色,持寶劍與鈴。其前金剛蔓母身黃色,持華蔓與鈴,後則金剛香母身黃色,持薰香與鈴。
 西方(左上方)阿彌陀佛身紅色,右持蓮花,左持蓮柄鈴,與白衣佛母現雙運相。佛母持寶瓶與鈴,二者以金剛跏趺姿安住孔雀日月重疊寶座之上。其右觀世音菩薩身紅色,持蓮花與鈴,左為文殊菩薩身桔紅,持劍與鈴。其前金剛聲母身紅色,持琵琶,後則金剛燈母身紅色,持明燈。
 北方(左下方)不空成就佛身綠色,持羯磨杵與羯磨柄鈴,與具誓度母現雙運相。佛母持鄔婆羅華與鈴,二者以金剛跏趺姿安住於大鵬日月重疊寶座之上。其右除蓋障菩薩身綠色,持經函與鈴,左為金剛手菩薩身綠色,持杵與鈴。其前金剛塗母身綠色,持塗香,後則金剛食母身綠色,持饡食。
 普賢王佛身旁環繞六能仁,依次為:
   度天道能仁─無上威權,佛身白色,持琵琶。
   度修羅道能仁─堅固甲胄,佛身綠色,持劍與甲胄。
   度人道能仁─釋迦獅子,佛身黃色,持錫杖與寶缽。
   度畜生道能仁─不動獅子,佛身藍色,持經函。
   度餓鬼道能仁─焰口,佛身紅色,持寶匣。
   度地獄道能仁─黑法王,佛身黑色,持水火。
六能仁皆無上頂髻,赤足,穿法衣、法裙、袈娑等化身佛裝束。
 東門守護(右下角)尊勝明王,身白色,持鉤與鈴;佛母白金剛鉤母,持鐵鉤。
南門守護(右上角)降閻摩明王,身黃色,持杖與鈴;佛母黃金剛索母,持繩索。
西門守護(左上角)馬頭明王,身紅色,持鎖鏈與鈴;佛母紅金剛鎖母,持鎖鏈。
北門守護(左下角)甘露漩明王,身綠王,持羯磨杵與鈴;佛母綠金剛鈴母,持鈴鐸。
   以上計四十二寂靜尊。另虛空有金剛持與傳承上師、五部持明尊,下方有護法眾,皆不計算在內。寂靜尊於亡者中陰期頭七,一至七日遂日顯現,以不同淨光,攝受眾生投生其淨土,以者所修之子光明與本尊之母光明交融,稱為「子母光明會」。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法為寧瑪巴(紅教)的巖傳極密法,傳聞一師只能授一徒,不可廣傳,故此鮮為人知。
   巖傳法又稱「伏藏法」。傳聞蓮花生大士,受藏王赤松德真之邀,入藏弘法垂二十年,降伏魔外,度脫眾生,功德浩大,難以思量。後思惟所說密法雖無謬悟,然恐未來眾生無智多疑,於妙法不生虔信,坐失大利,實堪可憐,遂將未傳之法及已傳而未能周遍於世者,藏之於地水火風空識六大之中,如藏山岩、河底、地石、心識之深處,囑空行母守護,留待後輩掘出,宏傳人間,以利眾生,此即「德卻」巖傳法,而掘藏者稱為「德童」,以証明蓮師授記之不虛。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尊,身黑藍色如碎礦,一面二臂三目,貌半喜半憎,黃髮上揚,髮眉如火,以天衣骨飾為身莊嚴。右手高舉天鐵霹靂所製之金剛杵,左手轉動天鐵普巴杵,頸掛新鮮人首鬘,蛇飾為環釧,下著虎皮裙,以足右曲左伸威立姿站在九面鐵豬身上。坐騎鐵豬發出吶吶呴呴的恐怖聲,眼耳鼻口等九竅中皆出烈燄,可燃焦病毒瘟神。豬舌牙利如劍,可啃食三界邪毒,蹄踏令山河大地搖撼。
   本尊身內三脈,有三族性尊:中為金剛手菩薩、右觀自在菩薩、左為文殊師利菩薩,頂有大鵬金翅鳥,嘴尖爪利,摧堅朽固,喙食諸魔。另此尊身上如十字金剛杵編織成盔甲,防護其身,一切邪魔皆無能侵。
   此尊之功德廣泛,如欲速生禪定、守護回遮違緣、求財、調伏怨敵、惡相現前、淨除時疫、回遮星宿沖煞、調治失眠、醒神、守護途中佈畏、治身瘡、調伏起屍、消跌撞腫、遮護雨電、解毒、護農作物蟲害、令鬼神勿損惱、求壽、震蒙啟智、往生淨土等,各有特殊修法。
忿怒蓮師多傑卓勒
   多傑佐勒為此尊藏名,漢譯即金剛力士。其為蓮師八相之一,亦是蓮師的忿怒化現,為寧瑪派護持巖傳密法之大護法。
   此尊形相,一頭二臂三目,身褐色,黑嚕嘎忿怒尊之貌,怒髮卷曲,猙獰色桔紅,眉鬚如劫火,獠牙微咬,三目怒睜。右手高舉天鐵質之九鈷金剛杵,左手執普巴橛下刺,指尖出黑蠍子。上穿棕色錦袍,下著褐色藏裙,足登西藏舞靴。外罩金色三法衣,以海螺為耳璫,瓔珞為飾。兩足蜷,右伸左舞立,踏於母虎之背,安住般若烈焰之中。
   此尊功德,能令地水火風四大之病氣消除,不起妄念,明了空性,並將五毒轉成五佛智。摧伏死魔、天、煩惱魔、大力鬼神等,並特別降服不信佛法及對佛法作障為害之眾。
普巴忿怒蓮師
   普巴忿怒蓮師,藏名為「咕扎嘰拉呀」,咕扎即「咕如扎波」,譯為忿怒蓮師,而「嘰拉呀」即為普巴金剛,顧名思義,此尊即為忿怒蓮師與普巴金剛之合一化身。其傳承由持明吉噶多扎波於禪觀中,面見本尊親授此法,故屬「意巖傳」法中之尊傳法門。為阿彌陀佛之忿怒身顯現,屬無上瑜珈部之父續本尊法。
   大持明忿怒蓮師身紅色,如末劫火一般威光赫赫。張開大口可涵蓋天地,獠牙鋒利如大雪山猙獰,伸喉可吞三界。上顎有日輪輔音字母,下頰有月輪元音字母,舌尖似馬口火搖撼,發出如同千雷齊鳴般巨響。紅圓三目,髮鬚眉如火燃。右手持九鈷金質金剛杵揚於虛空,左手捉十八足螫鐵蠍子向一切惡毒者。頸掛新鮮濕人首鬘,頭戴五骷冠,身披象皮、人皮、虎皮及黑蛇索鏈等嚴飾。背有雙金剛寶翼展相,塗骨灰、血脂、下身為鱷魚口三稜單尖之天鐵質普巴杵,十分銳利,內中空,而杵尖插於魔心。
   修習忿怒蓮師嘰拉呀與普巴金剛法者,需備有普巴杵。三面之普巴杵供於壇城,視同本尊而領受加持;單面之普巴杵可隨身攜帶作護身用。此本尊法之功德乃能圓滿各種佛法事業,摧伏天龍、鬼神、羅剎、邪魔等,除貪、瞋、痴三毒障礙,速得成就佛地,利益一切有情。
普巴金剛
  普巴二字為藏語,其義為橛,以本尊手中所持主要之法器,為三菱前尖的利器,故古有「金剛橛」之稱,今通稱為普巴杵。而此尊之名號多傑訓努,義即金剛孺童之意。
   傳聞古時有一大力鬼神,名叫麻當魯扎,具三頭六臂四足,背有雙翼,住於屍陀林,為害三界有情。金剛薩埵忿怒化身之噶瑪嘿嚕嘎,為了降服此大力鬼神,乃化現普巴金剛,與此大力鬼神一模一樣,更具無比大威神力,終將此大力鬼神摧伏。
   另於蓮花生大士應化時期,在印度與尼泊爾邊境,有一巖洞名賴舒,蓮師與其佛母釋迦德華在此修殊勝道。時有三具力魔來作障礙,欲間斷之,使該地三年不雨,時疫流行,饑饉乾旱叢生,人民叫苦連天。蓮師遂令二使前往印度,取降伏間斷法之「普巴續」回歸。使者剛返抵該地,此三具力魔鬼,均已自動遠遁,甘霖下降而疫症消滅矣。
   在西藏四大教派均有「普巴金剛法」。當時蓮師在藏地傳給空行母移喜措嘉、昆魯旺、藏王赤松德真、弟子那南多傑以及家納古馬拉等五人。蓮師在西藏住一百一十一年後,由西藏到夜叉的地方,途中經過孔湯拉兩個山間低窪的路徑時,蓮師化成二身,一為普巴金剛,為光明體,一為自身本來面目。他問弟子們:「汝等欲向何者頂禮?」諸弟子皆言:「以前我等日日可見蓮師,從未曾見本尊普巴金剛,到今日方得一睹,故我等欲向普巴金剛頂禮。」是時,除了移喜措嘉外,諸弟子都向普巴金剛敬禮。移喜措嘉云:「我以前禮敬我的上師,於今我還要對我上師頂禮。」然後,蓮師口念:「班雜穆」,剎那普巴金剛融入蓮師身內。這代表本尊由上師而來,故只有移喜措嘉得到普巴金剛的特別加持,其他則未或得加持。普巴金剛法的傳承便是從移喜措嘉母而來,是一個受到特別加持的傳承。
   本尊身黑藍色,具有三頭,各有三目。右頭白色,表文殊菩薩之忿怒相─大威德金剛,為諸佛身的代表。左頭紅色,表彌陀佛(或觀音)之忿怒相─馬頭明王,為諸佛語的代表。中間藍色,表大勢至菩薩之忿怒相─金剛手,為諸佛意的代表。
   普巴金剛具有六手,右一手執天鐵質九鈷金剛杵;鐵表忿怒,九鈷表盡三界九乘一切眾生。右二手執金質五鈷金剛杵;金表喜樂,五鈷表轉五毒成五智。左一手執般若智焰,表燃燒一切苦惱。左二手執三叉戟,,表盡攝三界空行母。原本二手合掌搓單面普巴橛,表淨除一切煩惱魔障。
  背後生雙翼,如劍銳利。頸掛三串人首鬘,第一串乾枯,第二串新鮮,第三串盈血。具五蛇飾(首飾、耳璫、項鍊、腰帶、手釧),表降伏龍部之威神力。面塗三色(額塗骨灰、頰塗鮮血、脖塗人油),表三毒清淨。頭戴五骷冠,表五佛頂巖。身披象皮、人皮,下著虎皮裙,表降服貪瞋痴。褐色怒髮兩萬一千根上豎,以半金剛飾。四足中,右二足踏男魔之背,左二足踏女魔之胸,表降服四魔。
   佛母名擴洛格津母,身淺藍,右執鄔婆羅華,左擎盈血顱器,五手印飾,腰繫豹皮裙,與父佛現雙運大樂相。
   密咒之表義如下:
嗡    :表普巴金剛自身。
邊雜   :表普巴金剛之明妃。
嘰利   :表普巴金剛示現之十男忿怒相。
嘰拉   :表普巴金剛示現之十女忿怒相。
呀    :單面普巴橛。
薩爾哇  :壇城中所有一切。
必嘎念  :怨敵、鬼神、邪魔。
棒    :捆綁繫縛之。
吽    :普巴金剛種子字,將怨敵、鬼神心識融此。
呸    :誅之後勾往淨土。
   「普」字表空性之義,「巴」字表智慧,普巴即為空性與智慧結合成不二體性。修持普巴法,在於斷除一切自我之貪執,消除內心之恐懼,如此,方能瞭解法界性,亦即不在於降伏外在之物,而是在於對自己內心本性的了悟。
紅降閻摩
   降閻摩是大威德金剛不同異相之一,而梵名「雅曼答嘎」(舊譯閻曼德迦)是由閻摩(死神)與安德迦(降服)二者合拼而成,就是「降服死神閻摩」的意思。「閻摩」為地獄之王的閻羅王,而降閻摩或閻摩敵的名號便很容易了解它所顯示的意義。
   降閻摩尊,身紅色,一面二臂三目,身矮體胖,右手高舉人首白木杖,左托盈血顱器置於心間,骨蛇為飾,十分可畏。黃髮上揚,下著虎皮裙,頸掛濕人首,足右曲左伸,威立於水牛座上。佛母鄔摩,身紅色,一面二臂三目,右手持鉤刀,左手托顱器,現雙運相,安住於般若烈焰之中。
大威德金剛(怖畏金剛)
   本師大悲釋迦王隨所度根機,說八萬四千法門中,其中第一殊勝,即密咒金剛乘。於密咒四部續中最勝者為無上瑜珈續,無上瑜珈續又分父續、母續、不二續。父續母續各稱方便續與智慧續;方便續有貪方便續、瞋方便續、癡方便續等三者,而瞋方便續之主要者,即紅、黑、佈畏三雅曼答嘎續。
  如依「文殊真實名經」所說,諸佛父至尊妙音身,多現寂靜相;而紅、黑、佈畏三雅曼答嘎等,至尊妙音身則多現明王儼然立相,此為本師於色究竟天所說之續。
   此大威德雅曼答嘎之緣起為:當世尊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初証正覺時,魔軍來臨。為欲阻擾本師成道,現極恐怖之大佈相。爾時佛入勝大魔定,於自身口意三金剛現大威德明王。亦敕令金剛手菩薩持雅曼答嘎總持,現此大威德相,降伏縛擊諸魔、修羅、龍王、羅剎。又云本師於靈鷲山說般若波羅密多經時,同時又於南方具德大塔中,為國王因扎菩提等無數持明說威德時輪續、及威德大金剛怖畏續等無上續。
   又昔日度大自在天時,佛亦為之說雅曼答嘎續。爾時至尊妙音示現金剛怖畏明王身相,度大自在天。又昔南方所住閻摩諸毒類見等,奪眾生命。爾時明王金剛怖畏,足踏閻王十六鐵城,以忿怒大笑調伏閻摩等,同時說此續令閻王法王發誓遵敕,故又名「降閻摩」。壇城聖眾分十三尊、十七尊、四十九尊等不同儀軌,為宗喀巴祖師等格魯派眾所奉,為非常本尊。
   末法時眾生怠多、智小、不護誓句,不具戒律,邪見大,愚癡不經義,不信上師及道伴,無慚愧、謗法、慢大,以壞見起貢高,墮惡見溝,酖醉五欲,福薄、壽短。精靈、起屍閻王、嘛摩及邪引中短斷鬼紛如雨降之極惡時,能奉威德金剛怖畏為本尊,堅固中修此相應,不為上述之一切違緣所撓,至尊妙音必隨護持,垂賜福慧等,增上義利最大。
   中尊大威德金剛怖畏,九面三十六臂十六足。中為水牛面、頂為妙音文殊面,最極忿怒,有一對銳角。二角間有紅色喇剎面,文殊面孺童相,戴寶冠,髮分五髻,貌微忿怒顰眉。右角根下三忿怒面,為中藍右紅左黃,左角根下三忿怒面,為中白右煙灰左黑,諸面皆三目圓睜、捲舌、獠牙、露齒、怒髮上沖,鬚眉如火熾燃。以黑蛇為絡腋,五十新人首為項鍊,六骨瓔珞一切骨飾為莊嚴,身腹巨大而裸體,以屈右展左姿態威立。
   三十四臂皆期剋印,前右手執鉤刀,左捧盈血顱器。最上二手持象皮披風之足,其餘諸手所持如下:右為鏢槍、擣杵、水齒輪刀、銊斧、矛、箭、鉤、杖、三叉戟、輪、五鈷杵、金剛鎚、劍、小鼓;左為梵天頭、盾牌、獨腿人足、絹索、弓、人腸、鈴、人手、屍布、人幢、火爐、帶髮嘎巴拉、作期剋印、三角旛、風旛。右八足踏人、水牛、黃牛、驢、駝、犬、羊、狐之背。左八足踏鷲、熏鳥、慈烏、鸚鸝、鷹、鶻、鵬、客鳥、鴻鶴。右八獸下有四面大梵天黃色、黑遍入天、白帝釋天、黃大自在天。左八禽下有紅六面童天、白象頭天、白太陰天、紅太陽天,皆伏臥。
   大威德金剛身色青黑,表心根潤以慈澤,或不變之法性。九面表九部契經,又表九曜,又表心間八葉脈之八氣,與最細持命氣,九者清淨。三十四臂表十八界、二諦、十力、四無所等三十四,並加身口意三,表三十七菩提分。又三十四臂與二角共三十六,表十二大傾氣,與二十四小傾氣,共三十六清淨。
   十六足表十六真空,又表十二月與四季十六清淨。大笑怖畏相表能吞三界,威畏一切剛強。四獠牙,乃降四魔;顰眉忿怒,乃降毒類;鬚眉如火,乃能燒毒類見;髮上豎,乃度剛強,亦表現涅槃位;期剋印,表威畏世間天,乃斷除一切損惱,警覺速賜行者悉地。
   五骷冠,表五智。五十鮮人首,表音明五十字清淨。黑蛇絡腋,表瞋清淨。大腹表最忿怒。裸體表具足慚愧衣。水牛面,表降閻王,作三界主。二角銳利,表俗事幻身、勝義光明二諦。文殊面,表乃妙音所化,五髻表五現菩提。三眼,表現三時。二十七眼,表二十七宿。二手持象皮足,表處者大樂處真空無別。餘右十六手幟,表處十六真空。
   又手中持物之表徵:象皮,表拔除痴闇。鉤刀表斷無明。短槍表降三門業。擣杵表調伏失念。水齒輪刀表斷有。鏢槍表穿透執實妄想。銊斧表調伏二障習氣。箭表壓伏妄想之刺激。鉤表勾召智慧尊。杖表降伏業障。三叉戟表大樂淨心自性。輪表轉法輪。五鈷杵表五智自性。金剛鎚表降伏慳障。劍表賜劍等八成就。小鼓表以喜樂聲警覺諸佛。盈血顱器表回復破戒犯禁。梵天頭表以大悲饒益眾生。盾牌表勝魔。人足表行者趣向佛地。絹索表以正智維繫其根。弓表勝三界。人腸表通達諸法無性。鈴表響般若聲。人手表能作息增懷誅四事業。屍布表除無明障礙。人幢表了知諸法皆為真如明顯通達。火爐表諸法依自性光明。帶髮嘎巴拉表悲甘露盈滿。期剋印表剋魔。三角旛表通達三門契於真如自性。風旛表通達諸法如幻。
   足踏諸物表法:右足下踏人等八動物,表通達八悉地。左足下踏鷲等八禽,表八自性。合為十六者,表斷十六執實。制伏梵天等八大天,顯能制伏一切毒類見。
勝樂金剛
   勝樂金剛又名上樂金剛,為無上瑜珈部母續本尊。有阿底峽、梅紀巴、瑪爾巴等大師宏傳,於薩迦、噶舉派等傳授,以修習勝樂金剛之生圓二次第,為進修大手印法之前行。
   勝樂金剛形相有一面二臂與四面十二臂、四面六臂、多面十萬臂等數種,亦有金剛薩埵勝樂、勝樂文殊金剛、勝樂驢面黑嚕嘎、金剛持勝樂等不同化現,以四面十二臂為主。
   勝樂金剛,身青色,主面藍,左綠右黃,背面紅色,各具三目,四獠牙外露,頭戴骷髏冠,頂髻有摩尼寶,以半月為飾。十二臂主二手持金剛鈴杵,與金剛亥母現雙運相。上二手持象皮披風,其餘右手分持小鼓、銊斧、鉤刀、三叉杵;左手天杖、顱器、絹索、梵天首級,下著虎皮裙。金剛亥母身紅色,一面二臂三目,右手持鉤刀,左手托顱器。
   雙尊皆掛五十濕人首項鍊等骨飾,以九種舞姿雙運大樂相,踏於大自在天男女之身背上,安住於般若烈焰之中。
   勝樂雙尊身上莊嚴所表法為,頭戴五骷冠表成就五智;勝樂髮髻上之新月表喜樂無盡、不斷增長;披象皮、人皮、虎皮表破貪瞋痴;交手執鈴杵,表大樂雙運、悲智合一;項掛五十濕人首表報身佛受用空樂,亦表証得五道十地;一足屈表根本定,不住生死;一足伸表後得定,不住涅槃,而行大事;腳踏大自在天男女,表調伏外道及自身我執,而得成就。
歡喜金剛
   喜金剛為五大金剛法之一,甚深無二歡喜金剛續,初由卓彌釋迦智從迦耶達日具足聽受灌頂要門,依次傳下,至薩迦叔姪而大宏,成為一派。
   瑪爾巴譯師,從那洛巴學,得其要門,復由麥俄傳持宏佈,成有名之哦系或哦派,後宏於達瓏塘巴。
   薩迦派作為根本修法,護持宏宣,薩迦諸法王均有疏釋,屬於無不二續之無上瑜珈法,為喜金剛九尊壇城。
   此尊唐卡所畫,為薩迦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護法)。上方有金剛持、卓彌譯師、薩迦五祖等傳承上師。中央以喜金剛為主,加上八佛母,配合勝樂、密集、威勝、卡雀空行母,以及咕噜咕咧、紅象頭王、紅大自在天等三紅尊等本尊。下方以財寶天王、黃財神、黑財神等護法為代表。
   喜金剛身藍色,八頭十六臂四足。主面藍色,右白左紅,上面煙色、其餘四面黑色。每一面上各有紅圓三目,張血盆大口,四獠牙外露,黃髮上揚,頂有十字杵為飾。十六隻手臂皆托著嘎巴拉顱器,內有盛物,右手依次為白象、青鹿、青驢、紅牛、灰駝、紅人、青獅、赤貓。左手依次為黃地神、白水神、紅火神、青風神、白月神、紅日神、青獄神、黃財神。右二腳弓,左二腳曲,以舞立姿安住於蓮花日輪四魔重疊座上。
   與本尊雙運之無我佛母,身藍色,一面二臂三目,右手持鉤刀,左手托顱器。
   佛父母二尊皆頭戴五骷髏冠,頸掛五十濕人頭串為項鍊,以及釵環、耳環、冠冕、絡腋帶和塗于身上的骨灰等六種骨飾。
   八大佛母為:
        (東方)郭莉母,身青色,右手鉤刀,左手持魚。
        (南方)卓莉母,身紅色,右搖小鼓,左手捉鼠。
        (西方)貝大莉母,身黃色,右托龜,左托顱器。
        (北方)嘎沙瑪莉,身綠色,右捉蛇,左托顱器。
        (東北)布嘎西母,身青色,右捉白獅,左持斧。
        (東南)夏瓦莉母,身白色,右持僧伽,左禪杖。
        (西南)瓦達莉母,身紫色,右持法輪,左持犁。
        (西北)鐘必莉母,身雜色,右手持杵,左施印。
   喜金剛之身相表義,如禮讚偈所述:又圓又紅的慧眼,為大悲觀照眾生的示現。黑色的軀體為慈憫心的表徵。四腳表聚集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八面為: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証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証具住等八解脫。十六臂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一切法空、自相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等十六真如空性。口出母音子音是五方佛的音符,現忿怒相是調伏一切邪魔惡鬼。三目代表遍三世智。肉是布嘎西母,血是山林母,精液為戌陀羅母,骨髓脂肪是屠母。皮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等七覺支。骨為苦、集、滅、道四聖諦。
密集金剛
   密集金剛屬無上瑜珈部父續,與喜金剛、勝樂金剛、大威德金剛、大幻化網(瑪哈摩耶)等合稱五大金剛法。其講規甚多,為首者,即有瑪爾巴譯師與桂譯師二人,其他尚有阿底峽派、卡派、迦濕米爾班智達派等,各種不同灌頂講授。後由布敦大師、瓊波烈巴、宗咯巴、哦巴金剛大師等各各介紹其傳,迄今未替。
   密集金剛之形相分有桔紅色之密集柔金剛及青藍色之密集不動金剛,手中持物亦有不同。
   此尊三頭六臂三目,頭戴五佛冠,中面青藍,右面白色,左面紅色,表法、報、化三身以及與三時一如。中央二手,右持金剛勇杵,左持金剛鈴。其餘四臂,右上手持法輪,次手持蓮花,左上手持摩尼寶,次手持寶劍。金剛杵、鈴為金剛部之表幟,蓮花為蓮花部之表幟,寶劍為羯摩部之表幟。雙足金剛跏趺安住蓮花日月輪上。
   觸金剛佛母,身青色,三頭六臂,手中所持法器與父尊相同,表總攝五部大法。二尊以大樂雙運相安住。
   手中所持鈴杵,亦表金剛不動佛之大圓鏡智,法輪表毗盧遮那佛之法界體性智,摩尼寶表寶生佛之平等性智,蓮花表阿彌陀佛之妙觀察智,寶劍表不空成就佛之成所作智。故修此密集金剛法,可轉貪、瞋、痴、慢、疑等五毒成五佛五智,不論世出世間諸法皆可成就無餘。
時輪金剛
   時輪金剛法屬藏密無上瑜珈部不二續之法門。依時輪根本續中所云:世尊在金剛座証道成佛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翌年於南印度功德山鄰近,安住未久。時有無欺仙人,堆米如山,復經空行母等自性加持,即成堅固具德聚粳寶塔,高六由旬一俱廬舍。爾時世尊,現時輪像,於彼塔上,岸然而立。
   時有取阿悉達,以及金剛手菩薩所化之北方香巴拉國國王月賢,及諸天、仙人眾,來請世尊說示是法。爾時即見法界語業壇城湧現地面,功德聚星宿大壇城出現虛空。世尊顯現法身,為諸金剛弟子灌頂、授記,說此一萬二千頌時輪根本續。
   月賢王受法後,返至香巴拉國,以五珍寶建時輪巨大壇城,結集根本經典,外加詳註,成六萬言,即令王子阿旺受持是經。如是父子代代相傳,經歷七王。每一法王在位百年,於是經法廣為傳播。其後此法亦流轉至印度、尼泊爾、西藏。
   廣大二時輪續,後宏時流入藏土後,分成拉魯、左魯兩派,有完整之灌頂、講授及要門等,有薩迦、格魯、覺朗諸派,均能繼承宣揚,法脈不絕也。當代第十四輩達賴喇嘛亦廣宏之,時往世界各地灌頂傳法。
   時輪即是時間之輪。輪迴乃痛苦之根源,眾生流轉於六道,難以拔苦出離故,世尊示說此解脫法門,以度脫眾生出離輪迴。含識有情最大的妄念,即是攀緣過去、現在、未來、不定等四時,依十二因緣而流轉,及對時空及凡人生、老、病、死等四境之執著。情器世間是隨著十二年輪,一期接一期的不斷增益或毀損,由因緣和合產生輪迴流轉中的苦樂不同覺受。若依時輪法修持,便可轉不淨為清淨,令毀滅得以復生,痛苦與鬥爭消失,轉變為和諧與快樂。故世尊現出本尊時輪金剛的圓滿報身相,給予眾生時輪根本續。
   時輪金剛身青藍色,四面二十四臂,主面藍色,右紅左白背黃,皆具三目,頭戴五佛冠,以摩尼寶、羯魔杵為頂飾。二十四臂分藍、白、紅三色,十指五色悉俱,大指黃、食指白、中指紅、無名指黑、小指綠。八藍臂主二手持杵鈴,其餘右持寶劍、三叉杖、銊刀,左持盾牌、天杖、顱器。八紅臂右持箭、鉤杖、小鼓、鎚,左持弓、索、摩尼寶、蓮花。八白臂右持金輪、槍、寶杖、銊斧,左持白螺、明鏡、鉤鍊、四面梵天首級。身嚴珠寶瓔珞,下著虎皮裙。右足紅外伸,左足白內屈,踏伏欲天與忿喜母身上,立於蓮花、日、月、羅侯劫火座上。
   佛母毘舍母身黃色,四面八臂,中面黃、右白左紅背藍色,皆具三目,右四臂手持銊刀、鉤杖、法鼓、數珠,左四臂持顱器、絹索、白蓮、摩尼寶,足左伸右曲,與本尊現雙運相。
   修習此法可令兵災戰爭及一切災劫平息,促進和平安寧,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泰民安,往生本尊淨土香巴拉國。










    普巴金剛                  三字金剛咒                 六道金剛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