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入菩薩行論 (二)




 吉美法王 開示篇 ~ 入菩薩行論(二)  



( 嘉義分會 / 文殊道場 ~ 102.6.1.. )   

 

 




@ 傳法禮供的規矩 ~    

 


         今天所要上的課程是正論 ; 第二個單元「論題」: 論題又分為正論之一 ; 正論之一又分為四個單元 : 首先我們要講的是第一個單元「禮供」。

         過去在印度的法,每個僧眾拜哪一尊佛或菩薩,在傳法前都會先拜自己所喜歡的。後來佛法傳到西藏後,就不能這樣以自己所喜愛來頂禮或供養,而是有一個規矩。後來的藏傳佛教就是以「經律論」三種來區別: 律藏,就是禮供佛 ~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所有的律藏都是頂禮、供養佛,代表律藏是佛傳下來的;經藏,就是頂禮佛跟菩薩;論藏,就是禮供文殊。所以後來印度佛法傳入西藏,整理之後,就形成這樣的規矩。

         所以,我們講的入菩薩行論,寂天菩薩是頂禮佛和一切菩薩,所以大家就知道這是「經藏」。


 


 @ 要傳講菩薩的心行, 所以要頂裡佛菩薩 !

 

     而我們為什麼要頂禮(禮供)呢? ~ 佛先傳法,菩薩再問問題,然後佛再回答,所以經藏大部分在第一時間都是佛傳下來的 ; 第二,菩薩有不懂的地方再去請教佛,然後佛再回答他,所以經典大部分都是以問答的方式傳下來的。這是寂天菩薩要頂禮所有一切佛菩薩的原因。

     寂天菩薩為了講解入菩薩行論,所以要先頂禮佛菩薩。比如我們在座的弟子,為什麼要禮供上師?~ 我們為了要利益他人,我們要發菩提心、慈悲心,但我們不懂得要怎麼去發菩提心、慈悲心,所以我們要依止上師,因為上師本身就具足菩提心、慈悲心,所以他會教你如何發菩提心、慈悲心。同理,寂天菩薩為什麼要頂禮佛菩薩 ? 就是因為他要講入菩薩行論。

 

@ 佛的名字 ~

 

   「法身善逝佛子伴,及諸應敬我悉禮 ; 」

   

  一、「善逝」(佛的名字)分為三種不同的解說:


        (一)美逝:一切法的自性、究竟根本 ~ 佛已覺悟了佛性(本性)。

             「逝」是到達果位的意思。比如有些成就者往生的時候,我們就

              會說某某成就者善逝,就是表示他一生已結束,且到達果位。這

              個「美」字不能用長相來形容,而是指佛的功德很大、很美。

    

        (二)不退逝:指的是再也不回頭的意思 ~ 沒有輪迴的苦。而我們是


              從什麼時候開始回頭的呢?答案是從輪迴開始 ! 從無始劫以來

              的輪迴,這就是我們退逝的時間。因為從輪迴而來,所以我們有

              生老病死的苦,不斷重複,而佛沒有這種輪迴和生老病死的苦。

              佛一開始是有輪迴的,跟凡人一樣,但覺悟之後就脫離了輪迴,

              所以就不再受輪迴受苦。


         

                  生老病死的「生」是代表「
果」(果報),貪瞋癡三毒則是輪迴的

             「因」。為什麼讓你生在輪迴之中 ? 就是因為你有煩惱 ! 就是這

              個煩惱的因讓你身在輪迴中。所以,不管是果的生,或是煩惱的

              因,這些綜合起來就叫做「業」(過)。

               

                      這些所有一切的業和過,我們應該要尋找這個因到底是什麼 ~


              為什麼我會有生老病死?因為我有煩惱。那生起這個煩惱的因是

              什麼?主要是「我執」。我執的「執」,就是抓著煩惱不放的意

              思。你不放這個「我」、一直緊緊抓的這個「我」,當你在境上

              很執著的時候,對財物你就會貪,對仇人你就會瞋。總而言之,

              這些煩惱的因,就是我執。

              

                       所以,大部分的凡人都認為「我」是有的,不是假的,所以才會


              有我執。我們在睡覺的時候,那是昏睡的狀態,什麼都不知道,

              可是我們從睡夢中醒來時,馬上又會生起一個想法,就是 ~「我』

              醒過來了,『我』還活著」,這也是一種我執。一般人都會這樣

              想,而不會認為醒著和睡著沒有差別,因為我本來就是假的。

             

                        因此,有這樣的「我執」就會產生「五毒和煩惱」,當「五毒和


              煩惱」具足之後就會造很多的「惡業」,然後累積很多的「業力」,

              因此你就會開始邪淫、殺生、偷盜等等,開始說綺語、妄語等,

              產生貪心、害心和邪見等十不善。而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假的,

              其實很多問題就解決了。可是很多人沒有辦法這樣想,還是覺得

              我是真的,我怎麼可能是假的 ? 這樣累積很多惡業之後就會讓

              你輪迴,然後有生老病死的苦,這些都是煩惱累積的結果。

            

                         所以,這一切讓你受苦受難的源頭就是「我執」。比如,「我要


              有錢」這個想法就是生起「貪」,「別人處處想害我」這樣的想


              法就是生起「瞋」,而這些想法都是無明的執著,所以,「有我」

              是不正確的想法,是很大的愚昧 ! 為什麼呢?因為明明沒有我

              ,但卻認為有我 ! 釋迦牟尼佛說:「眾生本來就是佛,但被業

              力暫時蒙蔽 ; 只要這些業力消除,就是原來的佛。」

             

                        人是依靠父母,白菩提、
紅菩提綜合起來,然後慢慢形成肉體,

              然後由各種器官慢慢組合,最後出生掛上一個名字。從中仔細去

              思考就會發現,其實根本就找不到這個「我」! 這個所謂的「我」

              只是組合而成的,他是可以拆散和毀掉的。

            

                           比如桌上的茶杯也是掛上去的名,它是各種物質組合成的,打破


              了就不叫做茶杯了。眾生就是不知道沒有「我」,所以觀念錯誤

              了!也因為佛沒有這些錯誤的想法,所以佛才不會輪迴。這就是

              這裡所講的,佛從不退逝。

      

        (三)一切逝:佛是清淨的,沒有任何習氣 ; 習氣分為身語意的習氣。


              1.身的習氣:眾生有生老病死的苦、五毒、習氣,很多的業。身

               的習氣是很重的,但是佛沒有,祂已經斷除了。

               比如阿羅漢,雖然他斷除了五毒煩惱,但卻還是有一點習氣,

               平常他非常溫和,可是有時候不小心也會跑步或是有像猴子

               的動作等等。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煩惱斷了,但是習氣還

               沒有斷。而佛是不會出現有那樣動作的時候。

              2.語的習氣:眾生語的習氣很重。阿羅漢語的習氣有沒有?也是

               有的。雖然他們語的煩惱和惡業都斷了,不會講惡語妄語離間

               語等,甚至有時候還會噤語就不說話,但是語的習氣是沒有斷


               的,所以有時候心外散的時候就會去問路,或哈哈大笑之類的。

               可是佛是不會有哈哈大笑或是問路這樣的狀況。

              3.意的習氣:阿羅漢意的習氣依然沒有斷除,因為他心中還是存

               在著「不知道」的因,分為 :



               (1). 境不知:阿羅漢有神通,所以可以看很遠,但僅限於南贍部洲,超過了南贍部洲就看不到了!比如,目健連他媽媽往生後,他想用自己的神通看媽媽投胎到哪裡,結果他都看不到,所以他就請教佛。結果,佛就以神通看到他母親投胎到一個光芒世間的地方,同時告訴目健連。所以,目健連的神通為什麼看不到 ? 因為已經超過了南贍部洲,境比較遠。而佛是沒有什麼看不到的地方。




                (2).時間不知:阿羅漢可以看到100年以內的事情,都能瞭解,但是超過一千年以上他就沒辦法知道,因為時間太久,他沒辦法看到。過去有一個叫 千達巴千"的人,他到佛面前說他想要出家,佛就把他交給舍利子,說他想要出家,所以舍利子就用他的神通去看這個人心中是否具有解脫的種子?結果舍利子怎麼看都看不到他具有解脫的種子?所以他就告訴佛說:『我看不出他心中有解脫的種子,所以他不具有解脫的種子,所以他不能出家』。然後佛就用自己的神通去看,結果發現千達巴千心中具有解脫的種子 !

這是為什麼呢? ~ 千達巴千在好幾劫之前是一隻豬,有一天,一隻狗追著這隻豬,這隻豬就一直跑,結果跑到了一個有舍利塔的地方,然後繞了舍利塔一圈。就因為他繞了一圈舍利塔,所以,這個千達巴千心中的善根就種下去了,解脫的種子就有了。所以,重點是佛和阿羅漢的神通是不一樣的。




                (3).因無邊果無邊的不知:一朵花有各式各樣的種類和顏色,但是為什麼會這樣?花的因和果,阿羅漢是不知道的,但是佛卻知道。又比如孔雀的毛是很漂亮的,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原因 ? 還有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 阿羅漢是說不出來的。



                 (4).佛的功德不可思議的不知:原因有幾個,第一是因為習氣的關係,第二是因為阿羅漢覺悟的道是無我的道,果位就是阿羅漢的果位 ; 雖然得到了,但是卻沒有能力講解給別人聽,這就是自利而不是他利。所以自己覺悟的道沒有辦法清楚的傳給他人,這是因為意的習氣沒有斷除。

             

                 而佛是沒有這些的習氣的,佛的身語意的習器都斷除了 , 
所以他覺悟的道也能夠傳給他人,利益眾生,所以他傳法的障礙是沒有的。所以就叫做「一切逝」。

 



@ 甚麼是佛寶 ?

 

    「善逝」講的就是佛法僧三寶的「佛寶」,寂天菩薩頂禮的對境就是三寶。

首先他頂禮的是善逝,就是佛寶的意思。  

    「出有壞」也是佛的意思。「出」所有一切的煩惱,這些都斷除了;「有」具有一切功德;「壞」超越輪迴或涅槃的單邊。


 

@ 法身就是法寶 ~

 

    「法身」講的就是佛法僧三寶的「法寶」。什麼是法身呢?法身就是「智、淨」。佛是完全無垢的,斷除了一切煩惱和二障;「圓滿」就是佛的功德是圓滿的;「佛(桑傑)」斷除二障、具足一切智。

    「法身」,佛的「意」 ~ 分為覺悟法身和有見法身兩種。

(一)有見法身:這些所覺悟的本性,可以用來利益他人。

(二)覺悟法身:覺悟一切法的本體、究竟根本。

 

@ 何謂僧寶 ?

 

    「佛子伴」,就是僧寶的意思。佛子是從初地歡喜地開始到第十地具有果位者 ~ 稱為僧寶,又稱為聖者菩薩寂天菩薩所敬禮的僧寶指的是這個,不是一般的出家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