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壩活佛講授
頂禮至尊文殊師利菩薩!
前言:
因弟子們多次如法誠敬地祈請,我認為機緣已是成熟,故此,今日我向你們傳授至尊白身文殊師利菩薩自身修法的修行引導及修行竅訣。希望你們能珍惜如此的殊勝教法,利用難得的暇滿人身如理如法地認真學修。
文殊師利菩薩是一切如來智慧的集中顯現。他的形像很多,有黃身文殊、白身文殊、黑身文殊、桔紅文殊、紅黃四臂文殊等,依其功德有別而呈現出不同的報身相。
傳承殊聖:我得到白文殊修法的傳承有幾個。今日我為你們傳授的是印度大成就者麻底班智達傳承而來的殊勝教授。麻底班智達是多次親見白身文殊師利菩薩,並得到白文殊菩薩的親自灌頂和特別加持。所以此法是極為殊勝難得的。
本尊殊聖:白身文殊師利菩薩又稱“智慧輪妙音”,其身相也依解救眾生的不同而示現有別。佛經中講,白文殊調伏貪欲眾生時,便以大自在天的形像出現;滅伏痴惑眾生時,便以大梵天的形像出現;教化瞋恚眾生時,便以大威德的形像出現;而通常則為一面二臂的菩薩相,極為和平慈祥。
修法殊聖:佛經中講,修持白文殊法,可以增長一切福德和智慧,堅固記憶,令得聰辯,口演八萬妙法,了知諸法典義,消除愚痴、暗(喑)啞及語業諸障。
白文殊獨尊修法有“自身修法”和“他身修法”。今天我為你們傳授白文殊的自身修法,它屬於密法中的“事部”法。
加行
(一)坐前准備
1)修行場地:以高僧大德修持過的無人靜處為修行的最佳選擇。其次選擇清淨之處,避免人及非人的干擾。
2)掃塵除垢:修行的地方每天均要打掃干淨,並思維:實則我在清除自心煩惱。
3)莊嚴安布身語意所依:虔心供奉佛像、佛經、佛塔等,至少要供奉根本上師的法像、本尊白文殊師利菩薩的唐卡或塑像以及《聖妙吉祥真實名經》等經典。同時於自修法座前准備金剛鈴杵、內盛淨水的事業寶瓶、米花盒等法器。在此注意:不應以佛像材質的不同而有分別,並應如法地按順序安置。
4)制作、供奉“朵馬”:在一圓盤上,放置一張紙畫的八葉蓮花。將糌粑或炒面與牛奶、奶酪、酥油、冰糖、蜂蜜、紅糖混合作成朵馬,放置蓮花上。在“朵馬”頂上安置一個“扎嘎利”(“朵馬”上安有本尊像及傘蓋的小木棒),“扎嘎利”上插入一幅小的白文殊唐卡或唐卡照片,面向自己。再制作一個精致的小白色“朵馬”作為供養。如果你感覺制作“朵馬”確實有困難,也可以用干淨的糕點來代替。
5)供奉“八供”:在兩個“朵馬”的前後,平行於佛像供奉兩排“八供”,分別為:功德水、濯足水、鮮花、薰香(可用香或香塔代替)、明燈(油燈、電燈、蠟燭都可以)、塗香、美食、樂器(海螺等)。兩排“八供”高度一致時,自己面前的一排由右至左順序排列,為“自供”;佛像面前的一排從自己的角度看從左至右順序排列,為“本尊”。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供奉吉祥八寶等你認為最好的寶物。總之,最重要的是供品本身清淨無染及供品來源清淨無染。同時,由於此法為密宗事部法,故此供品必須是全素,不能有一點酒肉。如果閉關修行,你不能吃蔥、姜、蒜肉等葷腥。不是閉關而是日常修則無以上的限制。
6)准備法座:法座後半部要高於前半部、一寸許,軟硬要適當,以舒適安穩為宜。
以上有關佛像及供品的擺放方法我已經多次的講過,在此不重復。總之,這些准備工作很重要,一定注意要如法地去做。
(二)以殊聖的打坐方法入坐。
以毗盧遮那佛的打坐七法及特殊的呼吸調心法入座。
1、坐姿以雙盤‘金剛跏趺坐’為最好,或者以單盤‘菩提坐’的坐姿入座。
2、雙手結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大拇指相合,置於臍下部。
3、腰部挺直,胸部微挺,以使各脊椎骨如銅錢般地保持自然垂直。
4、唇齒放松自然,舌尖輕抵上齶。
5、頭微前傾,下頜內收,略抵喉結。
6、雙眼凝視鼻尖方向,余光可得見鼻翼。
7、雙肩平直,放松自然。
依上述要點逐步調節至身體輕松自然為止。
呼吸調心法。如果我們的心王和不善心相應的話,要升起殊聖善心是很困難的,故此依照“噶丹”耳傳的竅訣,你可以通過觀察呼吸的方法將心態由激烈轉為平靜而清明。具體方法是:緩緩地自然勻暢地吸氣——稍微停頓——輕松柔順地呼氣,如此為一次,心裡默數。注意整個過程是將“心”緣於呼吸上,並非做其他的觀想。一般如此數吸二十一次後,心態自然調和。
(三)前行的根本:正確的皈依與發心——將心轉向佛法
前行是修習佛法的基礎和根本。離開了這個根本,我們行的就不是解脫道。這就是我為什麼在每次灌頂或傳授導論時,都非常強調前行的原因之一。誠然,我已經多次完整詳實地為你們開示過正確的“皈依”和“發心”的原由及實修的方法,但在此我還是要依照我的傳承教授簡明扼要地給你們講授。
前行的根本重點在於:真實“皈依上師三寶”和“發菩提心”。再細分一點可分為:“出離心”、“菩提心”、“性空正見”。
你們在平時和每次修法前都應該認真思維:你到底為什麼要皈依?如果你真正認識到在三惡道中無時不承受著極大痛苦的煎熬,並且思維依著因果規律,自己無量劫來已經造作了無邊的罪業,今後必然還要到三惡道中去感召無量的痛苦。幸而發現惟有佛、法、僧三寶為真正的皈救處,並於三寶前猛力懺悔一切業障,真心希望脫離可怕的三惡道,嚴格奉行“五戒十善”,希望將來投生到比較好的三善道中。由此故,皈依三寶。這是“下士道”的皈依。
進一步想:今天你雖然僥幸生到人間善道,但是這個善道是極不穩定的,人生又是極其短暫的;同時人的生緣很少,而死緣非常的多。所以人生是如此的短暫而不定,是如此的難得而易失。而死後絕大多數的人又會再回到三惡道中去受苦。再者,雖然你可能暫時生在三善道中,但是在這三善道中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快樂,只不過相對於三惡道來講感受稍微好一點點而已,但還是充滿了煩惱和痛苦。作為人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無(五)陰熾盛等等痛苦;作為阿修羅,由於嫉妒和瞋心所使有常年的戰爭之苦;作為欲界的天人也沒有脫離行苦,待福報享盡最終要墮落到三惡道中去;作為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同樣死後難逃惡趣。由此可見即使是生到天界,也不能脫離苦惱和煩惱。經過對因果規律和六道輪回痛苦的認真思維,你會認識到六道輪回就像一個監獄、一個火坑,自己被煩惱緊緊的捆住,沒有任何的自由,根本不能自主。當你認清六道輪回的真相時,就會產生尋求脫離六道輪回的出離心。而真正擁有能使你徹底解脫眾苦能力的惟有佛、法、僧三寶。皈依他們是你唯一的選擇。這就是“中士道”的皈依。
由於佛陀是已經得到了無上覺悟的聖者,因眾生因緣化現世間,為引導眾生徹底解脫而指明方向與方法,所以這是我們“皈依佛寶”的原因。“皈依法寶”是因為能指引眾生脫離輪回苦海,得到無上正果的是佛陀教授的殊勝方法。佛法分“教”、“證”二法。其中“教法”是指佛所講的一切教誨。“證法”是指依教修煉所得的證悟境界。這兩部分都是我們皈依的對像。佛經上說:“佛陀不能用水將眾生的業障洗掉,無法用手將眾生的苦惱去掉,也不能將自己的果位轉移到眾生的身上。唯一的方法是講授正解脫道,度化眾生。”所以我們要想脫離苦海,就必須要皈依“法寶”,依法修煉。那麼為何要“皈依僧寶”呢?雖然我們今日不能親聆釋迦牟尼佛講法,但是我們還是很幸運的,因為佛陀的教法至今傳承未斷。從佛陀的時代到現在的兩千多年來,歷代高僧大德不僅僅有極高的修證,更是將佛陀的教法代代相傳。今日我們能夠皈依佛門,有機會修煉佛法,就是依靠歷代高僧大德的無量恩德。並且我們要學修佛法,還必須依止善知識,尤其是已經得道的聖者。所以“僧寶”也是我們皈依的對像。
另外,在密宗修法中還要加上“皈依上師”,而且要將“皈依上師”加在皈依佛寶的前面。這是因為我們的福分還不夠,就算釋迦牟尼佛站在自己面前,我們也無法看見,更不要說聽受佛陀說法。所以,若沒有佛菩薩所化現的以世俗模樣顯現的上師,我們根本不能聽到佛陀的教法,也得不到任何一個修持的方法。所以從這意義上說上師對我們的恩德比佛還要大。並且在密宗當中,不但要把上師看作佛,而且不能有一點點懷疑。要百分之百地把上師看作真正的金剛持,修法才能獲得成就,這裡也有很深的密意在裡邊。故此說一切成就之源是上師,如法地親近上師乃是一切成就之根本。所以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一切成就的根本是如理地親近善知識。”這句話說明了上師的重要性。
所以,皈依是入佛法之門的標志,是你從現在到成佛為止不能離開的。真正的皈依是須經認真思維,真實體會而產生的。當你從心裡真正生起自己被關在監獄裡一點自由都沒有的感覺,就好像一只蒼蠅被蜘蛛網粘住一樣,那種心情萬分焦急,想一切辦法要脫離這個蜘蛛網——這個六道輪回的大“蜘蛛網”時,才會真正生起出離心,而為得度向上師三寶祈求幫助的真實皈依。所以出離心也是概括在真實皈依之中的。
前行的另一個根本重點就是發菩提心。一般而言,菩提心有兩種: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指的就是‘性空正見’,它是佛菩薩的空性智慧,也是菩薩到達見道的標志,而此前,空性是經由推理而了解的;‘世俗菩提心’又分為成‘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就是為了解救一切父母眾生使之脫離六道輪回的苦海,尋求無上正果的心願;‘行菩提心’就是不但有了願菩提心,而且要發起廣行六波羅密多、四攝等等菩提大行的心願。
那麼為什麼要修菩提心?首先要經你學習、觀察、思維並體悟到佛陀所闡述的十二緣起和六道輪回的三苦、六苦、八苦等一切苦惱。同時,你要明白真正使你在六道輪回中受苦不止的大敵不是別人,而正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無明’造成的。也正是因為‘無明’使你從無始以來至今還在六道之中受苦不止,更糟糕的是這種種的痛苦還將時時刻刻伴隨到你的將來。所以你無論如何一定要想辦法早日脫離這種無休無止的險惡困境。
同時當你仔細觀察世間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和一切眾生都是被困在無明煩惱的‘蜘蛛網’裡。而這一切有情眾生與你雖然不相識,但他們都是你的父母。因為生命從無始至今,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只是處在不斷的輪轉之中。在無始的輪回中,你每一次的投生,都依賴於你的父母。所以一切有情眾生在往世中都可能作過你的父母,只不過今生改頭換面後,互不相識而已。而且不管你生在六道中的哪一道,你的父母都像這一生的父母一樣,非常地疼愛你,為了你的成長可能去造作許許多多的惡業,使自己去感召無邊的痛苦,甚至為了你完全願意放棄自己的生命。從無始以來,無數的父母都是像今生的父母那樣地疼愛你,為了你,他們不知多少次放棄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不要說我們這些能夠懂一點善惡的人,就算是最凶惡、最無知的蜘蛛,它都會為了自己的小孩願意放棄自己生命,讓小孩吃掉它的身體。所以父母的恩德是無與倫比的。可如今這些父母在做什麼?他們有的正在地獄中受極大的痛苦、一些連我們想都不敢想、看都不敢看的苦他們都在承受。有的父母生在餓鬼道當中,幾萬年連一滴水、一顆糧食都吃不上,餓著肚子,瘦得皮包骨,一拍打都能冒煙。從須彌山到地獄,到處哭叫、到處流浪,可是根本找不到任何飲食。這都是我們的父母呀!有的父母墮到畜生道,沒有人專門喂養,相互殘殺。同樣的道理,我們投生在三惡道中的任何一道,都是難以忍受的。想想看,我們為了這一世的父母做的一點點的報效不及他們為我們付出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當我們眼睜睜地看到他們死後去三惡道中去受無邊之苦時,我們是何種的感受呢?如果將這一切父母眾生扔在輪回中不管,自己去尋求一個脫離苦惱,永享快樂的世界,那我們又算是什麼呢?!因此我們必須要想一切辦法去救度一切的父母眾生,讓他們徹底脫離痛苦。故此我們必須要發廣大的世俗菩提心。
同時我們還要發起殊勝的‘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就是要發現法界的真相,證悟緣起和性空無二的境界,從根本上明了六道輪回的根源。所以宗喀巴大師講:“不具通達實際慧,雖修出離、善菩提,不能斷除有根故,應勤通達緣起法。見世、出世一切法,從因生果皆不虛,所執之境本無者,彼入佛陀所喜道。現相緣起不虛妄,性空不執二了解,何時見為相違者,尚未通達佛密意。不拘一面而同時,在見緣起不虛妄,即滅實執所執境,爾時見觀察圓滿。”他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證悟能夠打破我法二執的空性,那麼就算你有了出離心和菩提心,也無法斷除生死輪回的惑根。所以你一定要修煉並通達‘性空正見’。什麼時候你發現世界上的一切萬物、一切顯現都是規範的緣起所成,但從究竟的智慧來看,又沒有任何一個具體、實有的事物存在,這才是一切佛所歡喜的道理。一切顯現的緣起和一切究竟的虛空是互不矛盾,互相融合的。當你還沒有悟到這個互不矛盾的道理的時候,你就還沒有發現真正的性空正見。而什麼時候你發現了顯現的緣起和究竟的虛空互不矛盾,相互融合,你便發現了能夠打破生死輪回的究竟法。”所以說,要想徹底斬斷生死輪回的原根,就必須要證悟法界的真相——緣起性空。所謂法界的真相,也就是一切萬物自性虛空的本質。
所以發菩提心是入大乘佛法的標志。
同時,如果我們僅是發現了法界的真相,還是不能解脫成佛。在這個基礎上必須要通過波羅密多乘和金剛乘的實際修證,讓你的心真正去體驗法界真相,這樣才能成就無上正果。但是修煉顯宗的波羅密多乘,你至少要修三個無量劫的福德資糧,才能成佛。雖然你願意為了一切眾生經受這一切,但是等你成佛時,無數的父母眾生在無數世界中,又遭遇了如此長時間的痛苦。你怎能忍心讓自己的父母們承受這麼多痛苦呢?如果你能早一點成佛,就能早一點地更有能力來度化眾生,就能使他們早一點地減少甚至斷除痛苦。所以你為利一切父母眾生,應該修煉最殊勝、最快速成佛的方法,這就是密宗,也就是金剛乘。修煉密宗當中事部、行部和瑜伽部的密法,可以在七世或十世之內,得到無上正果。而修煉無上瑜伽部的密法,可以即身得到無上正果。但四部密法都是要修的,這是一個從頭到底修煉成佛的完整程序,都是佛法修煉道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不過你到了某個境界,需要修適合此境界的法,這樣才能循序漸進,直趨覺路。
可見,真實皈依上師三寶和發菩提心是修習佛法的基礎與根本,離開了這個根本,你所修的就不能稱為佛法,行的不是解脫道。甚至有人苦修了一輩子,最後打開的卻是地獄之門。這樣的實例在歷史中可是為數不少呀!所以說‘前行’是多麼的重要和關鍵呀!這也是我時刻提醒諸位的原因。故此,我在每次的正式傳法及灌頂中都或簡或繁地突出前行的重要性,這也我的傳承祖師們如是教授的。如果想更圓滿更具體地聽聞、思維及修行‘前行’的弟子們,請你們去學習我所講授的《如何修行正法》、《三皈依實修法》、《自他相換的菩提心修法》、《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導速道前行念誦次第易行儀軌有緣頸嚴——教授》以及學習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等等佛陀教典和論述。
(四)前行的修行方法:實修皈依和發心——於解脫道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上面扼要地講授了皈依和發心的重要性,其根本在於使大家建立起正確的修持佛法的動機。正如宗喀巴大師在《問難·純白增上心》中向藏地大德們提出了一個考題:“在修法之始,如〈梵語曰〉(?)那般重要者為何呀?”第四世班禪大師洛桑卻堅(卻極堅贊)後來在《答問·善慧笑音》一文中答到:“一切修法初,如同梵語曰,即善觀自心,無上師尊意。”就是說,一切修法之初,查看自己的起心動念,建立正確的修行動機是最為重要的。由於動機的不同,修持善法的結果也不同。假設我有四個弟子都修‘白度母如意輪’法,他們下的功夫是一樣的大,但修行動機不同,第一個弟子是以‘菩提心’為動機來修法,故此成為圓滿的菩提之因和菩薩之行,是大乘法;第二個弟子是以‘出離心’為動機來修法,故此仍是解脫之因和輪回的對治,是中士法;第三個是以希求後世為動機來修法,故其連解脫之因都不是;第四個是以謀求今世的無病、長壽和富有為動機來修法,那他所修的都不成為正法。仲頓巴尊者問阿底峽尊者:“希求現世的快樂、利養及恭敬而作諸業,將有什麼果報?”阿底峽尊者答:“果報只有那樣。”仲頓巴尊者又問:“那麼後世有什麼呢?”答:“地獄、餓鬼、畜生”。
正行
已建立起正確的修持佛法的動機之後,可進入下面的實修部分。所謂實修是在上面所述正確的思維真實皈依上師三寶和發菩提心的基礎上繼續修持。從這裡開始我將結合《白文殊修法儀軌》來講授。
納摩姑如曼殊郭喀雅
敬禮上師至尊妙音、願一切時哀愍攝受!
文釋:頂禮至尊文殊師利菩薩,祈願您隨時隨刻慈悲攝受我!
意釋:這是印藏大師在造論及造儀軌前所作的贊頌。其目的有二:一則以示區別於外道,表明自己深信三寶,為圓滿完成其所作而誠敬地頂禮發誓;二則祈請加持以遣除所作事業的違緣。
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三次)
意釋:承由前面的思維,深刻認識到:我從無量劫來,輪轉生死,妄造諸業,妄受眾苦,無有出期,真是苦不堪言。今世得生到有佛法之處,實為不幸中之大萬幸,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難遇的。由今日起我要發起真正的恭敬、誠信、皈依之心,皈依三寶之總集,大恩根本上師,及佛法僧三寶。於上述思維皈依的意義,皈依的功德及皈依的殊聖難得後而做下面的觀修。
觀修:觀想皈依境。皈依境的觀想方法,我在《三皈依實修法》中曾經作過詳實圓滿的教授,在這裡只作簡要地講授:觀想在自己面前的虛空上方,有一八大獅子擎舉的極大寶座。寶座上方的中央及四方共設五小座,中間法座稍高稍大於其余的四座。在中間法座上的蓮花日輪月輪之上觀想自己的根本上師,外相為釋迦牟尼佛,身金色,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著三衣,放五色光,顯殊勝化身相;佛陀右面稍小的寶座的蓮月之上端坐著彌勒菩薩,其座周圍為從無著菩薩為始的‘廣大行派’上師所圍繞;佛陀左面稍小的寶座蓮月之上端坐著文殊菩薩,其座周圍為從龍樹菩薩為始的‘甚深見派’上師所圍繞。佛陀背後稍小的寶座蓮月之上端坐著雙身金剛持,為‘修行加持派’傳承上師所圍繞;佛陀前面稍小的寶座蓮月之上觀具足三恩的根本上師,顯現通常所見而無缺陷之相,右手結說法印,左手結定印,手持充滿無死的長壽甘露寶瓶,上師周圍是其他曾為你傳授教授的諸師所圍繞。以上總計為五聚上師。再觀四部續本尊成圈狀圍繞五聚上師。最內層為無上瑜伽部本尊,稍外其次為瑜伽部,次為行部,次為事部。本尊之外為顯教諸佛、菩薩、緣覺阿羅漢、聲聞阿羅漢、勇士空行、護法,在資糧田的外邊是四大天王。等。在皈依境中的諸尊前面,代表法寶的經函放射出五色光芒。所觀皈依境中的聖尊,應是晶瑩光明為體的虹身,且具生機的真實顯現。再觀想上師三寶同時放光照明十方一切佛剎土,迎請真正智慧尊融入皈依境的一切聖尊三味耶身之中和合為一毫無分別。此時聖尊們以大歡喜心關注著你。再觀想自己的右邊是父親、左邊是母親、前面是冤親、後面是眷屬,周圍六道眾生圍繞,皆顯現為人形,遍布於無邊無際的大地,自己帶領眾生一同念誦皈依:“南無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時觀想根本上師及與其它上師無分別的世尊、傳承上師、本尊、佛陀等,從諸尊頂上放出白光,合而為一,照明自己及眾生的頂輪,光中充滿了如同牛奶質地的甘露,不斷流入自己體內,對上師不敬的黑色般的惡業剎那消失,體內明亮無比,甘露不斷流入,從足盈溢至頂,得到一切上師、佛陀金剛身的加持;觀一切上師、佛陀等喉輪放出紅光,合而為一,照亮自己及眾生的喉輪,紅色甘露流入體內,口業的無明黑暗遇紅光剎那消失,體內充滿紅色甘露,由足盈溢至頂,得到金剛妙語的加持;觀一切上師、佛陀心輪放出藍光,合而為一,照亮自己及眾生的心輪,藍色甘露流入體內,意業的無明黑暗遇藍光剎那消失,體內充滿藍色甘露,由足盈溢至頂,得到金剛意的大加持,消除心所造業。或者可以同時放白、紅、藍光,照明自身及眾生的三處,三色甘露同時流入體內,消除三業一切黑暗,由足至心充滿了藍色甘露,由心至喉充滿了紅色甘露,由喉至頂充滿了白色甘露。下面再觀想每尊面前的經書上放出金光,合而為一,照明自己的頂輪,金色甘露聖水流入身體,無始以來所造不敬法寶的黑業剎那不知去向,得到八萬四千教證法門的加持,通達一切教法,修習戒定慧三學會很快得到相應的成就。再觀想諸大菩薩、緣覺、羅漢、聲聞、空行、一切護法、四大天王等身口意三門放三色光,光中充滿了甘露聖水,依身口意的次序或同時流入體內,使我得到僧寶功德的一切加持。然後接著修不共的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善根,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三次)
文釋:一切上師佛法僧三寶,我發誓到成佛為止堅定不移地皈依您等,我不僅為了自己的福慧圓滿,也為了解救一切的父母眾生使他們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為此從現在開始,我要發廣大的菩提心,行菩薩道。
意釋:承由前面的思維,我虔心皈依了上師佛法僧三寶,終於找到了解脫之道。但是,我今生的父母,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的父母,他們仍在六道之中顛沛流離,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而我為了自己的解脫,自己的安樂,於大恩的父母而不顧嗎?看著他們痛苦不堪無有出處而熟視無睹嗎?想到這些我心裡真是慚愧和不安,我以什麼報答他們的恩德呢?所以,從此刻起我下定決心:我不僅只為了自己的解脫,更為了一切父母眾生的解脫,最終我們都要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果位,我要像我的上師佛菩薩那樣,廣行菩薩大道,發大菩提心。
觀想:依如此思維後,念誦儀軌並觀想:眼前皈依境中的一切聖尊,知道我是如此地皈依和發菩提心後,非常歡喜,上師、本尊、諸菩薩等及一切經典放出大光明,照明我和一切有情眾生,其光芒和甘露加持我和眾生的身心,清除我等無始以來的業障,得到了上師三寶身口意的加持。
特為饒益一切有情、誓當證得正等菩提。故修至尊妙音瑜伽。
文釋:為了解救一切父母眾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故此,我要修持
至尊白文殊師利菩薩的殊勝妙法。
意釋:這是發殊勝心,以突出強調修行此本尊法的良好心願。
觀想:於此發殊勝心後,行收攝‘皈依境資糧田’。觀想方法是:眼前虛空中的諸尊由外及內的層層融入到中間的釋迦牟尼佛的心中。即四大天王(?)、護法、勇士空行、聲聞、緣覺、菩薩、顯教諸佛、事部本尊、行部本尊、瑜伽部本尊、無上瑜伽部本尊等依次融入釋迦佛;諸灌頂傳法上師融入根本上師,再融入中間的釋迦佛;‘修行加持派’、‘廣大行派’、‘甚深見派’也分別融入釋迦牟尼佛的心中。這時只有蓮花日月輪之上的釋迦牟尼佛,他是一切上師三寶的集中顯現。接下來,釋迦佛瞬間化成白色光明由你的頂門融入到你的體內,你與佛的身口意完全地融合成一體了。再觀想,外在的三千大千世界融入到地球,地球再融入到你的禪房,禪房再融入到你的體內,此時你的身體由上往下、由下往上同時向心間融入,你的心越來越小,越來越小至最後落空了,在空中入定。
從這裡開始正式進入本尊修法的部分,由此我也將把講授的重點放在如何具體的觀想上面。其他諸如為什麼如此觀想?如此觀想的究竟意義等的問題,我將在今後機緣成熟時再做進一步的教授。
自身一剎那間轉成至尊文殊師利身,明朗顯現。心間月輪座上,白色‘阿’字,從字放光,於自住處,奉請上師不動部主住所之至尊,文殊師利、諸佛佛子,集會圍繞,俱至面前虛空。
嗡班甲日沙瑪甲(結金剛印迎請)
那瑪古入白那瑪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白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阿剛巴當布白都白阿洛格更德納微德下達巴日底恰吽梭哈
班甲日布卡阿吽(凡此有供養結印)
意釋:根據我的傳承教授,首先要觀修一個簡單的本尊白文殊的生起次第。
觀想:於諸法本性虛空中,生起一個潔白的‘阿’字,‘阿’字化光剎那間轉成自身白文殊師利菩薩。自身白文殊心間具潔白的蓮花月輪,月輪之上中間位置又生起一個直立的白色‘阿’字。此‘阿’字放出無量的白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尤其是白文殊菩薩所在的淨土。觀眼前虛空中化現出一朵白雲,白雲之中安立著許多蓮花寶座,然後從十方淨土中將與上師無別的白文殊菩薩及十方一切佛菩薩、本尊等迎請過來,安住到面前虛空白雲之中的蓮月座上。中間蓮座之上是與上師無二的至尊白文殊菩薩,在他的周圍是自白文殊到自己根本上師的一切傳承上師,以及密宗四續本尊、顯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勇士空行、護法等無數聖尊圍繞(與前面所講的皈依境相似)。同時念誦迎請咒:“嗡班則沙馬雅扎”。其大意是:“一切聖尊,請遵守您普度眾生的誓言,故請安住在我的面前”。然後念不共皈依:“南無古入白 南無薩瓦達塔噶打阿亞曼殊寫日阿薩巴日阿瓦惹白 ”其大意是:“皈依根本上師皈依本尊文殊師利菩薩及所有一切眷屬等”。然後做手印並觀想供養:“嗡薩瓦達塔瓦達阿亞曼殊寫日(阿)薩巴日(阿)瓦惹阿剛巴當布白都白阿洛格更德納微德下達扎底扎吽娑訶”從自身白文殊的心間月輪之上潔白的‘阿’字發光,光尖上化現出無數的供養天女,手裡持著盛洗浴水的寶瓶(阿剛)、洗足水的寶瓶(巴當)、鮮花及花環(布白)、燃香(都白)、明燈(阿洛格)、塗香(更德)、美食(納微德)、彈奏天音(下達)及各種寶物貢獻給面前的以白文殊為核心的一切聖尊。供養之後將天女收回自己的心中。然後在一切聖尊前受皈依戒、菩薩戒、發四無量心及特殊發心。
佛法眾中尊,至菩提皈依,為成自他利,我發菩提心。
現住十方界,諸佛菩薩聽,為圓滿菩提,令發菩提心。 (三次)
觀想:於眼前一切聖尊前鄭重地發誓:至尊上師三寶,我從今直至成佛虔心地向你們皈依,為了自己與一切有情的真正解脫,我發起廣大的菩提心。
眼前及現住十方的佛菩薩呀,請您作為我的證人,為了圓滿證得無上的佛果,我也要使一切眾生都發起大菩提心,從現在開始,我要做利益一切有情的菩薩!受持皈依戒!
我今皈依三寶尊,罪障各各皆懺悔,有情眾善盡隨喜,大覺菩提意能持,
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皈依竟,自他義利極成故,菩提心者令生起。
菩提最勝心者生復生,敬諸有情如我大恩親
菩提大行義樂定修行,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三次)
觀想:我要皈依上師三寶,懺悔一切所做罪業,隨喜眾生一切功德,廣行菩薩六度萬行,做一個真正不退縮的菩薩。我要把一切眾生當成我的大恩父母,給他們最殊勝的布施,那就是讓他們同樣生起為了尋求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果位的心願……。如此發願而念誦,這樣在聖尊面前受了菩薩戒了。
(舍)一切有情遠離親疏貪瞋住於舍豈不善哉!願其安住!
我令安住!惟願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
(慈)一切有情具足安樂及安樂因豈不善哉!願其具足!
我令具足!惟願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
(悲)一切有情遠離痛苦及痛苦因豈不善哉!願其遠離!
我令遠離!惟願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
(喜)一切有情不離善趣與解脫妙樂豈不善哉!願其不離!
我令不離!惟願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 (三遍)
意釋:由於我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習氣所驅,使我習慣了貪愛自己,瞋恨他人。而如今我已經皈依了上師三寶,並且受了菩薩戒了,故此不應該再生起對眾生及世間的瞋悔貪圖之心了。同樣,一切有情就是因為有親疏遠近,貪圖瞋恨,以苦為樂,以假為真的愚痴無明之心,才如此的痛苦不堪……。故此我要發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有專門的修法,它是修發菩提心的增上緣。在此念修四無量心,一是為發清淨願,二是為避免修法障礙。
我為一切父母有情義利故,滅除煩惱無知暗昧,增盛智慧熾然光明,當證圓滿大覺寶位,特為祈求聖者白文殊本尊,增長慧心之攝持,而受此甚深念誦修行之所作也。(三遍)
觀想:於此再次發殊勝心:我為了父母有情共同解脫的事業,為了滅除我等無盡煩惱和愚痴,增長一切世出世間的智慧,能夠迅速成就佛陀的果位,故此特向上師白文殊您祈求,請您慈悲攝受我,加持我,讓我按照您的修行方法去修行,也能夠迅速獲得如您一般的大智慧吧!如此做虔誠地祈請。
然後念誦“觀空咒”。
嗡梭巴瓦許勿達薩日瓦達日麻梭巴瓦許勿多杭。(觀空咒)
觀想:念誦觀空咒的同時觀想眼前虛空中的一切聖尊都融入到白文殊至尊的心間,然後至尊又來到自身文殊的頂上,與自身文殊同方向地向下融入,最後與自身文殊完全的融合而無有分別了;一切的三千大千世界也融入到自身文殊體內。自身文殊由頂部向心間,由足部向心間地同時融入,最後只剩下自心之中潔白的‘阿’字。‘阿’字越來越小最後空了。在空中入定。
想世出世間,總一切法自性,即空之空性,譬如虛空,滅諸戲論也。從空之中,白色“邦”字,化為甘露,乳海鮮白淨潔。沿海岸上,如茵軟草,莊嚴妙敷。海形周圍,遍布芙蕖,芬芳馥郁,香氣襲人。灰白大像,皆具六牙,採食蓮根。海上奇花異草,雜色交敷。並有種種靈禽異鳥,鳴聲和雅,而為莊嚴。
意釋:世出世間,一切萬法本性虛空。此空性是無自性的存在、無真實的存在、非依自身特性而成的存在、非靠自身就可存在的存在、也非自身就是真實的存在……。這就是最究竟的中觀應成派的性空正見。
觀想:由此空中,生起一個白色‘邦’字,它放出光剎那轉成潔白純淨的甘露大海。在大海的周圍,到處是郁郁蔥蔥柔軟潔淨的綠草。圓形的乳海當中,生長著美麗的蓮花及各種奇花異草,香氣宜人。白色的六牙大像,採食著蓮花的根,悠然自在,各種靈禽異鳥的鳴唱聲此起彼伏、優雅動聽。
彼中“邦”字具綠黃色,轉為蓮花。枝杆葉莖,新潔鮮白,紅黃葉八,而作開勢。都作綠黃,上有“阿”字白色日輪。一切成已。彼上自心滿月,白色“阿”字,顯明淨潔。復從“阿”字放無量光,供養十方一切聖眾及於一切有情。痴闇罪除,安立有情。慧光成就。光仍收集自身,轉為聖妙吉祥十六童真之身,身作白色,猶如琉璃無垢晶體,相好熾然。一面二手,右手直伸,作勝施印,左手執持烏巴拉花,莊嚴胸間。葉齊耳際,作半開勢,上擎百千種種經函。發作五髻,頭頂大寶,耳際馨香,美妙青蓮,及諸衣帶,飄揚飛舞。寶冠耳墜,頸飾臂環,手鐲足釧,腰帶無紉天衣,繍裙等等。端嚴而為莊嚴。種種雜色妙織,上下蓋覆,足結金剛跏趺而坐。頭頂“嗡”,喉間“阿”,心中“吽”三輪朗現。從胸白月輪上,“阿”字放光於自住處,奉請聖妙吉祥,諸佛佛子,集會圍繞面前空中。
觀想:在這潔白如乳的甘露大海上,忽然湧起一個綠黃色的‘邦’字,‘邦’字化成光,瞬間轉成枝葉潔白的美妙蓮花,這只大的蓮花是由紅黃色的八葉花瓣所組成,在盛開的蓮花中間生長著綠黃色的花芯。此時,在花芯中間湧起了一個白色直立的‘阿’字。‘阿’字化光又轉成清淨潔白的月輪。月輪圓滿而無暇,發著皎潔清明的光,平敷於蓮花花芯之上。在月輪之上,就像平靜的水面生起了一個氣泡似的又生起了一個極為潔白明亮直立的‘阿’字,此時,自己的心就是融在此‘阿’字之中。自己從‘阿’字向下看,能看到下面的蓮花、月輪坐墊。然後觀想‘阿’字放射出無量光,照明了一切佛剎土,尤其是文殊師利菩薩的淨土。在光尖之上有無數的供養天女,她們手持著八大妙供及各種寶物向諸佛及其眷屬做殊勝的供養。獻供之後,天女回到‘阿’字之中,諸佛菩薩的力量和加持就好似千百個太陽的光芒照射到月輪之上的‘阿’字,此時‘阿’字變得非常明亮;然後‘阿’字又放射出無量光,照明一切眾生所在的世界,消除了眾生無始以來的業障及一切無明煩惱,使每個眾生都得到了文殊菩薩的果位,他們都成為了白文殊至尊。這些無數的文殊至尊以及由於自己殊勝布施的功德所化現的無量光芒,照射溶於蓮花月輪之上的‘阿’字之中。這時自心的‘阿’字越來越亮,耀眼無比,剎那間化成十六歲童子之相的聖妙吉祥白文殊師利菩薩。自身三昧耶尊的文殊菩薩,安詳坐於蓮花月輪之上,身色潔白,猶如晶瑩剔透的無垢琉璃,光明而無有實質。一面雙臂,右手結勝施印,左手當胸結說法印。兩手分別持著優缽羅花莖,花莖沿雙臂向上到兩耳旁。在左耳旁的花上,平放著函《大般若經》的寶匣;在右耳旁的花上,有直立的智慧寶劍。本尊頭上發作五髻,帶五佛寶冠,身著天衣及種種瓔珞寶飾,結金剛跏趺而坐,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圓滿報身之相。自身文殊頂輪上有立著的白色‘嗡’字;喉輪上有立著的紅色‘阿’字;心輪上有立著的白色‘阿’字,再於此‘阿’字之上有一個立著的一個極小的藍色‘吽’字。
從自身文殊心間月輪之上白色的‘阿’字放射出無量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尤其是至尊文殊師利菩薩的淨土。在光尖之上有無數的供養天女,她們手持著八大妙供及各種寶物,口中念誦‘嗡班則沙馬雅扎’的供養咒,向諸佛及其眷屬做殊勝的供養。獻供之後,天女回到‘阿’字之中,諸佛菩薩的力量和加持就好似千百個太陽的光芒照射到月輪之上的‘阿’字。然後將與上師無別的白文殊菩薩的智慧身及十方一切佛菩薩、本尊等從其淨土中迎請過來,安住於面前虛空白雲之中的蓮月座上。中間蓮座之上是與上師無二的至尊白文殊菩薩,在他的周圍是從白文殊菩薩到自己根本上師的一切傳承上師,以及密宗四續本尊、顯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勇士空行、護法等無數聖尊圍繞。
班甲日薩瑪甲。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阿剛巴當布白都白阿洛格更德納微德下達巴底日恰吽梭哈(等近行戲樂供)
文釋:“嗡”是一切金剛身的代表,在此也是發語詞。“薩日瓦”意思是一切,“達塔噶達”意思是如來,“阿亞”意思是至尊,“曼祖希日”意思是文殊師利,“ 薩巴日阿瓦惹”意思是一切眷屬,“巴底恰吽梭哈”意思是請享用。
觀想:做手印並觀想供養:從自身白文殊的心間月輪之上潔白的‘阿’字放光,光尖上化現出無數的供養天女,手裡持著盛洗浴水的寶瓶(阿剛)、洗足水的寶瓶(巴當)、鮮花及花環(布白)、熏香(都白)、明燈(阿洛格)、塗香(更德)、美妙甘露食品(納微德)、彈奏天樂的妙音(下達)及吉祥八寶、輪王七寶等各種寶物貢獻給面前的以白文殊為核心的一切聖尊,一切聖尊愉快地接受了供養。供養圓滿之後,天女收回到自己的心中。
再觀想眼前虛空中的一切聖尊都融入到白文殊智慧身的體內,然後文殊智慧身又來到自身文殊三昧耶身的頂上,轉過來與自己面對同一方向,然後向下和自身溶合。
雜哄邦火,溶入無二
觀想:念“雜”的時候,智慧尊在自身三昧耶尊的頭頂上;念“吽”的時候,智慧尊正在向下融入的過程中;念“邦”的時候,智慧尊與三昧耶身完全融合;念“火”的時候,智慧尊與三昧耶尊的身口意完全的無二無別了。這時候的自身白文殊既是自己的根本上師,也是一切諸佛的智慧顯現,又是真正的文殊師利菩薩。
復次從胸“吽”字放光,奉請五部灌頂諸尊及眷屬等。
班甲日薩瑪甲
觀想:再觀想從自身文殊心間“吽”字,放出許多藍色的光,照明一切佛剎土,尤其是五方佛的淨土(中央不動佛淨土、東方毗盧遮那佛淨土、南方寶生佛淨土、西方阿彌陀佛淨土、北方不空成就佛淨土)。光尖之上化現出的供養天女手持各種寶物及八供念誦著“嗡班則沙馬雅扎”的供養咒以供養五方佛、五方佛母及一切眷屬。獻供之後,天女及光收回自身,迎請了五方佛及五方佛母等一切眷屬,來到自身文殊的頭頂上方。然後自身心中“吽”放光,化現出天女向諸佛獻供。獻供方法同上。
呈請一切諸佛如來現在為我灌頂。如是請已,想諸佛智尊,如一切諸佛,降生時灌頂,我今亦如彼,淨天水灌頂。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必克依噶達薩瑪雅希耶阿吽。(灌頂咒)
作如是語,且以瓶水相續灌頂,全身充滿垢然悉淨,余水上湧,以不動佛為頂上莊嚴。
觀想:自身文殊向諸佛如來祈禱請賜灌頂。由於至誠祈請之故,諸佛母贊嘆道:“如一切諸佛,降生時灌頂,我今亦如彼,淨天水灌頂”。然後觀想五方佛等一切佛菩薩賜予自己能量加持,五色的佛母及其他一切佛母手持盛有與其身色相同的五色甘露寶瓶,一邊念誦著灌頂咒,一邊為自身文殊灌頂。五色甘露從頭頂灌入自身文殊體內,將自己無始以來所造的身口意一切業障,如黑墨一般,從兩腿及身上的每個毛孔排出體外,自身被能量巨大的甘露水洗刷得干干淨淨。五色甘露還在不停地溶入,使丹田以下充滿綠色甘露;丹田與心輪間充滿黃色甘露;心輪與喉輪間充滿藍色甘露;喉輪與頂輪間充滿紅色甘露;頂輪以上充滿白色甘露。得到了五佛的智慧灌頂之後,五方佛及五佛母等一切灌頂聖尊化成光明,融入自身白文殊體中,自身頭頂余出的甘露水化現成與自己根本上師無二無別的不動如來安詳地坐於自己的頂上。
加持供物
嗡班甲日阿彌日答滾扎利哈納哈納吽呸(甘露明王咒)
從事業寶瓶中取出帶孔雀翎的“群增”,在空中劃個藏文“恰”字,再將“群增”上的甘露水灑向供桌上實際擺放的“八供”。同時念誦甘露明王咒,觀想灑出的甘露聖水化為無數藍色的甘露明王,把供品中的一切妖魔鬼怪及供養時障法的一切魔障趕到須彌山外,不敢回來。
嗡梭巴瓦許勿達薩日瓦達日麻梭巴瓦許勿多杭。(觀空咒)
意釋:持誦觀空咒的目的是:為了破除你和你化現的供養者以及受供者三方對所供養的實物產生實有的執著。要破除我執和法執。可以這麼理解:雖然我們供養這些實物是必要的,也會產生功德,但從究竟的意義上講,我們供養的是供品的‘本質’即空樂不二的智慧甘露,使受享者受用了這些妙供之後,能生起無漏的妙樂。
觀想:念誦觀空咒,觀想面前實際的供養物品剎那虛空了。
觀成空性已,於空性中,生八“重”字,變成廣大寶器,內有“嗡”字化光,出生天物所生瑜伽、濯足、妙花、燒香、燈明、塗香、妙膳、音樂等供,清澈無礙,量等虛空,能生無漏最勝大樂。
觀想:從自性空中生起了八個白色的‘種’字,它們排成一排。(如果能觀想成無數的‘種’字更好。)每個‘種’字化成光,轉化成莊嚴清淨廣大的寶器。每個寶器之中都生起了一個白色的‘嗡’字。八個‘嗡’字分別化成功德水(專為佛菩薩洗浴之用)、濯足水、鮮花及花環、熏香、明燈、塗香、天饈(極美味的甘露食品)、金剛鈴杵等樂器。各種供品的本質都是空樂無二的智慧甘露。享受這些供品,能產生無漏的妙樂。這樣的供品不計其數,遍布虛空。
嗡阿剛阿吽 嗡巴當阿吽 嗡布白阿吽 嗡都白阿吽 嗡阿洛格阿吽 嗡更德阿吽 嗡納微德阿吽 嗡下達阿吽。
意釋:為什麼要在每種供品名稱的前後加上嗡阿吽呢?因為“嗡”是毗盧遮那佛的種字,即一切諸佛金剛身的本性;“阿”是阿彌陀佛的種字,即一切諸佛金剛妙語的本性;“吽” 是不動佛的種字,即一切諸佛金剛意的本性。這樣由一切佛菩薩身口意功德的加持,將供品的污染和障礙消除,變為真正的無漏妙供所構成的甘露大海。
在此我傳授一種加持供品的秘密的觀想方法。
觀想:在每一種供品之上都有一個白色的‘嗡’、紅色的‘阿’、藍色的‘吽’字。觀想一切佛的金剛身的加持化成白色的光和甘露水溶到每個供品之上的白色的‘嗡’字中;一切佛的金剛妙語的加持化為紅色的光和甘露水溶於供品之上的紅色的‘阿’中;一切佛的金剛意的加持化成藍色的光和甘露水溶到供品之上的蘭色的‘吽’字中。然後‘吽’字溶化於供品之中時,消除了供品中的顏色和味道的障礙,使供品成為美味純淨的甘露供品;‘阿’字溶入時,使之變得完全純正的甘露供品;‘嗡’字溶入時,使之變成無漏的享受不盡的甘露供品。要這樣想。
(觀想)自己心間“吽”字放出供養天女、奉獻一切供物。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阿剛巴日底恰吽梭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巴當巴日底恰吽梭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布白巴日底恰吽梭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都白巴日底恰吽梭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阿洛格巴日底恰吽梭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更德巴日底恰吽梭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納微德巴日底恰吽梭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下達巴日底恰吽梭哈
諸佛種智猶滿月,充滿一切智慧光,除有情暗妙吉祥,開妙慧花我敬禮。(如是贊已,於聖身顯現自性空,專一入定修已作念)
意釋:將如此殊勝美妙的甘露供品供養給誰呢?它是供養給自身文殊菩薩的。因為此時的自身文殊是一切聖尊究竟智慧的顯現,是一切上師諸佛菩薩身語意的集中顯現,供養自身文殊就是供養了一切上師佛菩薩。所以用如此的美妙供品為自身文殊做殊勝的供養,使自身文殊得到用之不盡的妙供,能夠產生無漏的妙樂。
觀想:自身文殊心間月輪之上的‘吽’字放出無量光,化成五位供養天女。身色各為白色、紅色、藍色、黃色和綠色,從前面生起的甘露海中取得甘露食品和其他供品,向自身文殊做殊勝供養。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阿剛巴日底恰吽梭哈。念此咒時,觀想五位供養天女,手持甘露寶瓶,內盛功德水。寶瓶及功德水的顏色分別與她們的身色相同。然後五位天女以功德水,從自身文殊的頂輪向下洗浴。完畢後,五位天女收回自心‘吽’字中。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巴當巴日底恰吽梭哈。。念此咒時,觀想五位供養天女,手持甘露寶瓶,內盛濯足水。寶瓶及濯足水的顏色分別與她們的身色相同。然後五位天女以濯足水,為自身文殊洗足。完畢後,五位天女收回自心‘吽’字中。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布白巴日底恰吽梭哈。念此咒時,觀想五位供養天女,手持鮮花的花環。花環的顏色分別與她們的身色相同。然後五位天女將花環掛到自身文殊的頸上。完畢後,五位天女收回自心‘吽’字中。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都白巴日底恰吽梭哈。 念此咒時,觀想五位供養天女,手持散發著熏香氣味的香爐。香爐的顏色分別與她們的身色相同。然後五位天女以熏香供養自身文殊。完畢後,五位天女收回自心‘吽’字中。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阿洛格巴日底恰吽梭哈。念此咒時,觀想五位供養天女,手持寶飾明燈供養自身文殊。完畢後,五位天女收回自心‘吽’字中。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更德巴日底恰吽梭哈。念此咒時,觀想五位供養天女,手持塗香。塗香的顏色分別與她們的身色相同。然後五位天女以塗香供養到自身文殊的胸間。完畢後,五位天女收回自心“吽”字中。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納微德巴日底恰吽梭哈。念此咒時,觀想五位供養天女,手持各種味美無比的甘露天饌供養自身文殊,自身文殊從舌尖化出一束中空的光管,將天饌甘露吸食到自己的口中。完畢後,五位天女收回自心“吽”字中。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下達巴日底恰吽梭哈。念此咒時,觀想五位供養天女,手持各種樂器,為自身文殊奏樂歌舞,同時諸天女齊聲唱下面的贊頌:“諸佛種智猶滿月,充滿一切智慧光,除有情暗妙吉祥,開妙慧花我敬禮!” 完畢後,諸天女收回自心‘吽’字中。
自己心端向上指示,內中月輪。月輪之上,白色六輻寶輪,寶輪輻中,上有“阿”字六輻,由前右繞,種子字六,白如秋月,光輝明淨,放無量光,充滿身內,一切處所,洗除三門,無知暗昧,殊聖智慧,如妙吉祥,於一切無知,無礙無著,增盛顯現。復從彼等,諸種子字,放出白紅光焰,安立輪上,各無相觸,法輪迅急旋轉,諸種子字,左旋如輪,所緣明顯,淨除一切罪障。
嗡瓦基當木納麻(本尊咒。隨力念誦,至少念108遍。數數思維,特於殊勝智慧顯明與
得不忘陀羅尼為願)
以下將是持咒觀修的方法。
觀想:在自身文殊的心間有一個皎潔明亮的月輪(注意:月輪是水平放置在自身文殊心間的,而非豎立放置的)。在月輪周邊之外和月輪處於同一平面,有六把智慧寶劍(劍柄金黃色、劍身藍色、劍刃發著桔黃色的光),劍尖向外,劍柄向內相連,構成“劍輪”。劍輪和月輪之間似連非連(此如一沒有車圈的車輪。“月輪”位於中間的軸承處,六把智慧劍就在車輪輻條的位置)
月輪中間站立著一個非常明亮的白色‘阿’字,每一把智慧劍身的上方稍離少許的位置上各懸立著“嗡瓦基當母納麻”真言中的一個字。從自身文殊前面的方向開始以順時針的方向看起(從自身頭頂向下看的順時針方向),六劍之上依次懸立著白色的‘嗡、瓦、基、當母、納、麻’的白文殊的六字真言咒輪。
所觀想的‘咒輪’及‘劍輪’越小越好,如果以我們世俗的身體做比較,劍輪及咒輪的直徑不能超過10毫米。在整個的觀修過程中,所觀想的所有佛菩薩的形像、種子字、月輪、、咒輪、劍輪等一切都不是堅硬固化的物體,而是無有實質的透明的、由光蘊組成的,就像水中明月般那樣的有形而無質。)
在進行上述觀想的同時誦持白文殊咒。
以上觀想清楚後,依下面所講的觀修法來修持。
第一種觀修法:
第一步:觀想自身文殊心間皎潔的月輪中間之上,站立著一個更為明亮的白色‘阿’字。月輪周圍的六劍之上,懸立著文殊真言的六字咒輪,六字與六劍似連非連。此時,白色‘阿’字及六字咒輪發出潔白明亮的光,照明了自身體內的每一處,‘黑暗’般的‘無明’剎那被消除,自身成為晶瑩潔白無質的光明體;然後白色的光明透過自己的身體照明了一切眾生的世界,照到每個眾生的身上,消除了一切眾生‘黑暗’般的‘無明愚痴和煩惱’,也消除了他們‘黑暗’般的一切‘業障’,使得每個眾生都得到了文殊至尊的智慧和一切諸佛的果位,都轉成潔白剔透的白文殊至尊。然後再觀想這些白文殊至尊無量無邊地溶入到自身文殊體內。
第二步:自身文殊心間‘阿’字及咒輪再次發出無量的光芒,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照到佛菩薩等一切聖尊身上,同時,光尖化現出無數的供養天女,向每一位聖尊獻供(供畢天女收回心中),一切佛土聖尊的慈悲、智慧、內、外、密等力量的顯現化成無量光和甘露水溶入到自身文殊的體內。
在上述觀想的同時誦持文殊六字真言咒。
第二種觀修法:
第一步:方法與‘第一種觀修法之第一步’中的修法一樣。
第二步:(1)自身文殊心間月輪之上白色的‘阿’字及咒輪發出無量的光芒,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諸佛的‘金剛身’的加持化現成大如山,小如芥子的白文殊至尊,千千萬萬地從十面八方淨土而來,融入自身文殊的體內。自身文殊得到了諸佛金剛身的加持和力量。(2)自身文殊心間月輪之上白色的‘阿’字及咒輪發出無量的光芒,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諸佛的金剛妙語的加持化現成無數的‘嗡’‘瓦’‘基’‘當木’‘納’‘麻’的文殊咒輪,這些咒字潔白而光明,並且這些咒輪自己發著成千上萬龍鳴般的‘嗡瓦基當納麻’的聲音,不斷地融入到自身文殊心中的六字咒輪中。心間的六字咒輪越來越潔白越來越明亮。自身文殊得到了諸佛金剛妙語的加持和力量。(3)自身文殊心間月輪之上白色的‘阿’字及咒輪發出無量的光芒,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諸佛的金剛意的加持化現成大如山,小如芥子的‘阿’字,這些‘阿’字潔白而光明,並且自己發著成千上萬龍鳴般的‘阿’的聲音,千千萬萬地從十方八面而來,不斷地融入到自身文殊心中月輪之上的‘阿’字中。心間的‘阿’字越來越潔白越來越明亮。自身文殊得到了諸佛金剛意的加持和力量。
在上述觀想的同時持誦文殊六字真言咒。
第三種觀修法:
這種修法是《文殊法藏》中的秘密教授,是‘噶丹’極為秘密的口傳,它是至尊文殊菩薩親口傳給宗喀巴大師的上師金剛座菩薩的修行方法。宗喀巴大師及第四世班禪大師都是通過這種殊聖的修法得到了無礙的智慧。由於因緣成熟,故此我將此極為秘密的修法傳授給你們。
文殊絕密關鍵字:身大言明、種快幟深,經講劍辨經劍作。
身大:自身文殊心間‘阿’字放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聖尊‘大’智慧的功德和力量化現成大者如山、小如芥子的白文殊至尊千千萬萬地從十面八方淨土而來,不斷地融入自身文殊的體內,得到了無比‘廣大’的智慧,能夠對一切三藏經教無所不通、無所不達。
言明:自身文殊心間‘阿’字放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聖尊的‘明’智慧的功德和力量化現成無數的大者如山、小如芥子的‘嗡’‘瓦’‘基’‘答母’‘納’‘瑪’的文殊咒輪,這些咒字潔白而光明,並且這些咒輪自己發著成千上萬龍鳴般的‘嗡瓦基當納麻’的聲音,千千萬萬地從十方八面淨土而來,不斷地融入到自身文殊心中的六字咒輪中。得到一切明亮‘細致’的智慧,使你能夠非常精確地掌握世間的學問知識等,能夠對一切三藏經教細微之處都可做到通達無礙。
種快:自身文殊心間‘阿’字放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聖尊‘快’智慧的功德和力量化現成無數的大者如山、小如芥子的‘阿’字,這些‘阿’字潔白而光明,並且自己發著成千上萬龍鳴般的‘阿’的聲音,千千萬萬地從十方八面淨土而來,不斷地融入到自身文殊心中月輪之上的‘阿’字之中,得到了‘快’的智慧,使思考及反應的速度提高的非常快。
幟深:自身文殊心間‘阿’字放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聖尊‘深’智慧的功德和力量化現為優缽羅花之上的《般若經》、智慧劍,它們分別從十方八面淨土而來,它千千萬萬地不斷地融入到自心‘阿’字中,得到深不可測的智慧,可以通達性空正見的內容。只有大智慧、明智慧、快智慧還是無法通達‘般若’以破除‘我、法’二執的,故此一定要有‘深’智慧。
經講:自身文殊心間‘阿’字放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聖尊‘深’智慧的功德和力量化現為優缽羅花上的《般若經》千千萬萬地從十方八面淨土而來,不斷地融入自心‘阿’字之中,得到講法無礙的智慧。
劍辯:自身文殊心間‘阿’字放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聖尊‘深’智慧的功德和力量化現為智慧劍千千萬萬地從十方八面淨土而來,不斷地融入自心‘阿’字中,得到辯才無礙的智慧。
經劍作:自身文殊心間‘阿’字放光,照明了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聖尊,一切聖尊‘深’智慧的功德和力量化現為優缽羅花上的《般若經》和其上直立的智慧劍一體的從十方八面淨土而來,它們千千萬萬地不斷地融入自心‘阿’字中,得到著作無礙的智慧。
在上述觀想的同時持誦白文殊咒。
第四種觀修法:(咒輪觀修法)
自身文殊心間皎潔的月輪中間之上,站立著一個更為明亮的白色‘阿’字。月輪周圍的六劍之上,懸立著文殊真言的六字,六字與六劍似連非連。這時觀想,白色的六字構成的‘咒輪’逆時針旋轉(從頭頂向下看),速度由慢及快,它發出白色的光也逐漸加強;六劍構成的‘劍輪’順時針開始旋轉,速度由慢及快,它發出五色的光也逐漸加強。此時的月輪和它上面的‘阿’字則是靜止不動的。由於咒輪和劍輪的轉速越來越快,兩股光相互摩擦又相互交融,從而逐漸產生了耀眼奪目的光芒。極為明亮的光芒透過自身照到體外,消除了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無明的黑暗,整個世界變得一片光明,好似有千百萬個太陽所發出的光那樣的明亮無比。
在此說明的是:雖然這種修法對提升智慧會非常有效,但是心髒功能不是很好的人最好不用這種方法。初修者要注意,一則觀想的時間不要過長,二則觀想的力度不要太強,千萬不能勉強!
在上述觀想的同時持誦白文殊咒。
第五種觀修法:
自身文殊心間月輪中間之上有白色的‘阿’字,月輪周圍的劍輪之上順時針懸立著六字咒。這時觀想你的心融於月輪之上的‘阿’字中,而真言的六字靜止不動地立在你心的周圍,從前面的‘嗡’字起以順時針方向環列。此時,你念誦真言咒。當你念‘嗡’時,前面站立的‘嗡’字發白光,並且它本身也發出‘嗡’字的聲音;當你念‘瓦’時,右前方站立的‘瓦’字發白光,並且它本身也發出‘瓦’字的聲音,依此順時針進行。這樣,當每個字被你‘叫醒’的時候,它都發出極為潔白明亮的光,同時它發出成千上萬龍鳴般的聲音,能震動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以此方法持咒。
上述的五種觀修方法,你可以選擇一種來修,或者由前往後的順序來修持。
百字明(三遍)
意釋:修完觀修法後念誦‘百字明咒’三遍,以彌補剛才念咒的短缺或修法中的疏漏過失。
然後再觀想自身文殊心間發光化現成天女為自身至尊獻供及頌贊詞,方法同前。然後將以上修法功德回向眾生。之後修朵馬供養。
回向文
願我由此善、速成妙音尊、不余一眾生、盡住彼尊地。
下面我扼要地講授供養朵馬的方法,這也是我首次為你們傳授朵馬供法。
朵馬加持修法儀軌
嗡班甲日阿彌日答滾扎利哈納哈納吽呸(甘露明王咒)
以前面所講的同樣的方法來消除朵馬中的魔障。
嗡梭巴瓦許勿達薩日瓦達日麻梭巴瓦許勿多杭(觀空咒)
觀朵馬和供品成空性與前面的方法相同。
觀自性空,空中出生白色“重”字,化為各種珍寶所成的無量廣博嚴淨之寶器,器中生起嗡阿吽三字,化為天饈所成朵瑪,透明無漏之智慧甘露如海
的供品也。
嗡阿吽(三遍加持)
生起了廣大無邊的智慧甘露和美妙的八供。
自心“阿”字發光,照明十方,從十方世界,迎請白文殊師利及隨行聖尊諸眷屬,安住面前虛空,至尊文殊及諸尊舌尖各發一束光管,受享一切供品之精華也。
從十方淨土迎請文殊至尊及一切聖尊安住眼前。至尊等舌尖化出中空的光管,吸收了美味甘露,並因你至誠供養所產生了功德而歡顏。
自己心間“吽”字放出供養天女,奉獻一切供物。(觀想)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誒當巴林達卡卡卡依卡依。(七次供朵馬)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阿剛巴日底恰吽娑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巴當巴日底恰吽娑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布白巴日底恰吽娑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都白巴日底恰吽娑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阿洛格巴日底恰吽娑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更德巴日底恰吽娑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納微德巴日底恰吽娑哈
嗡薩日瓦達塔噶達阿亞曼祖希日薩巴日依瓦日阿下達巴日底恰吽娑哈
此時自身心中化現的天女向眼前的一切聖尊貢獻八供。供畢,天女收回。
示現童子身,慧燈為莊嚴,滅除三界暗,妙音前敬禮
鮮白淨潔大乳海中粉紅蓮莖杆挺直莊嚴樹王上妙音
童真相好金剛跏趺似雪山一面二臂勝施青蓮我敬禮。
(如是若欲廣作,加誦宗喀巴大師所造《文殊贊》)
伏祈世尊薄伽梵聖妙吉祥,加持我與一切有情相續中,生起殊聖共同無余悉地。
任何時中或欲見,及有少許欲問者,於所怙主妙吉祥,願無障礙常得見
大悲尊以極遍智光明,盡除我心愚痴諸黑暗,
契經及論教典皆證得,願賜智慧辯才鹹顯現。
慧說顯明眾生喜辯才映伏諸異論文韻能滿智者心講辯著述請賜與
百字明(三遍)
供品未備諸失誤,所有過咎請寬容,薄伽梵等諸剎土,還皆復臨而祈請。
以此修法善功德,速成文殊師利尊,眾生一切無有余,盡引文殊佛剎土。
嗡班札母(送聖咒)
如是供養竟,諸尊各各返其原處。
晝日安樂夜安樂,日中午時亦安樂,日夜恆常得安樂,三寶護持吉祥臨。
祝願師壽康,善業弘十方,洛桑聖教燈,永照眾生亮!
法王宗喀巴,聖教日興隆,違緣俱消滅,順緣悉增長,
自他三世善,回向二資糧,無垢亦無染,法矩常明耀。
意釋:以上為歌頌贊嘆本尊和十方聖尊的功德以及祈禱所誦的願詞,最後,將所有的功德回向眾生。在恭送聖尊時,可以觀想一切聖尊融入自己面前所供的佛像之中,也可以請聖尊返回各自的淨土。
至此,“白文殊獨尊自修法”的修行導論和修行竅訣我已經完全而圓滿地傳授給你們了。
關於修白文殊法的成就問題。一般來說閉關專修要念誦本尊咒語100萬遍以上,也有念200、300百萬遍。當然修法是否成就數量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看有無下面所說的標志出現。首先最好是能修到文殊菩薩現身,就如真人可以向他請教問題等。歷史上很多大德都能親見文殊菩薩現身教導,比如宗喀巴大師、班禪大師、宗喀巴大師的弟子土登降白降措等。然後就是通過修文殊菩薩法其智慧(七種智慧)有了非常明顯快速地增強,很多人通過六個月的修習就能得到無礙的智慧。還有的人修習後,念誦非常快,記憶力非常好。另外,如能見到一些瑞相也非常好:夢見上師非常歡喜,或夢到女人(空行母)給自己掛花環,或給飲食,或夢見地湧噴泉,或夢日、月光照耀自身,或夢見天人唱歌,或夢見白塔,或夢見自己身披盔甲等等。
結語:
文殊本尊的修行方法很多,但是能夠聽聞和修學如此殊聖圓滿的教授,尤其是能聽聞文殊菩薩親授的,“噶丹”耳傳極秘密修法竅訣的,就是在藏地都是非常難遇難求的。所以,你們一定要珍惜如此殊聖無比的教法。誠然,這可能也是你們多生多世積累善根的結果。所以說,你們也應該慶幸自己生長在中國,這個還有佛陀教法的地方,也應該慶幸自己還能夠聽聞佛法,現在還有善知識住於世間。雖然現在已值末法時代,但是“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故此希望你們能夠珍惜這個百千萬劫難得的暇滿人身,認真地聞思修學佛法,努力地廣行菩薩道。也願一切眾生早日成就大覺佛陀果位。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