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入菩薩行論 (六)




 吉美法王 開示篇 ~ 入菩薩行論 (六)  

(高雄分會 / 21度母道場 ~ 102.11.24.日.)   

 



@ 菩提心就像勇士 ~ 修行道上一路相伴, 滅除恐懼   !

 

 


 

  「如人雖犯極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第四,以護送者之喻說救脫罪業之果 ~

          從此處開始講菩提心是斷除一切罪業的因。一個人走遠路的時候,在山裡可能會遇到凶猛的野獸,也可能會遇到強盜小偷,這時候就需要勇士來保護 ; 而菩提心就如勇士般,只要在心中生起菩提心,除了五無間罪之外,其他沒有滅不掉的業。即使造了無五間罪,懺悔時依靠菩提心,雖然無法將罪業全部滅掉,但卻不用承受長時間的痛苦。所以,菩提心雖然不能滅五無間罪,但卻有辦法將一些小罪壓住。

          人犯了重罪(五無間罪),這些罪業會讓你下無間地獄,如此的重罪是沒有時間和盡頭的,受苦的時間最長。

         五無間罪就是: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跟上師翻臉,把血灑在上師身上,或將自己的血灑在佛像上)、破和合僧(在僧眾之間挑撥離間)。但即使是像這樣的重罪,如果你依靠勇士(菩提心),就能夠滅除無間地獄的恐懼。所以如前所述,如果你要遠行,有勇士來保護你,你就不會有恐懼感。同理,如果你造五無間罪,有菩提心的陪伴,你就能夠少受地獄之苦,減少受苦的時間。

 

@ 不能把心護好, 又怎能生起菩提心 ?

 

   「若有速令解脫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所以,菩提心在心中生起,就算只是一剎那,很多的恐懼都可以滅除,也可以令你解脫。所以,心中能生起菩提心非常重要,因為可以滅掉很多的恐懼。比如我殺了自己的父母,就是一定要下無間地獄,但如果我心中生起了菩提心,就可以滅除下輩子下無間地獄的恐懼。因為時間縮短,所以苦就會減少。所以,不管是造業,或是犯五無間罪的人也好,為何不依靠菩提心呢?


          學佛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那是很重要的。行善是修行人,但實際上很多是貌行 ! 所以,是不是真的行者,就要看他有沒有菩提心。上師心中有菩提心,弟子心中也要生起菩提心才行。每個人都是有罪的,那又為何不依靠菩提心來護好自己的心?每天搞得自己很忙,如果連心都沒辦法護好,那又怎麼會有菩提心?如果是為了生起菩提心而忙,那就是好事,但像一般人為了生活而忙,跟菩提心沒有關係,那就沒有益處了。就像現在很多佛教團體辦了很多活動,但跟菩提心有沒有關係 ? 還是要思考一下。因此,依靠菩提心的「動機」去做才是正確的。而不是一直忙碌,卻不知道在忙什麼。

         所以,學佛不要太著重在相上,念經、持咒、拜佛、上供下施等都只是佛法的分支,不是究竟根本,就像人沒有耳朵和眼睛還是人,但沒有了心就不是人了。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透過上課聞法思惟,建立正見和讓菩提心生起。

         現在很多人學藏傳佛教的人覺得,藏傳佛教最殊勝的就是念法本 ! 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一個殊勝傳承的密法不是靠法本跟咒語,這樣的傳承是沒有辦法延續的。因此,想好好的修學善,斷除一切障礙的人應該要好好依止菩提心,這樣才是正確的。所以,依靠菩提心的發心就是依靠勇士,所有一切的恐懼都會斷除。(吉美法王傳講)

 

@ 菩提心能滅重罪 !

 

   「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毀滅諸重罪」

    

          第五,以劫末火比喻菩提心 ~

          成、住、壞、空是一個大劫,而最後將世間滅掉的就是劫末火,整個大地、石頭、水等都燒光了,最後世間就會變成空的。這裡說明劫末火跟菩提心是一樣的 ; 菩提心一旦生起,所有的罪業都會燒光。菩提心可以斷除一切罪業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像劫末火,不管任何東西都會燒盡。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在這個大劫滅的時候,劫末火會將欲界(須彌山、四大洲、八小洲…)全部燒光。須彌山頂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他化自在天、樂化天…總共有六個天,欲界就全部都燒光了。


          除了欲界外,色界初禪天以下也全部都燒光了。我們造了五無間罪,或是殺人等重罪,都是要下三惡道,但除了五無間罪之外,菩提心可以將罪業都滅掉。菩提心就如同劫末火,在你剎那生起菩提心的時候,它是百分之百可以滅掉所有的重罪,它的利益就是這麼大,因此,我們應該要好好依靠菩提心。

          大乘佛教之所以殊勝就是菩提心,我在台灣傳法十幾年來,卻發現無上密不如大乘,大乘不如小乘,小乘不如人天乘。而佛教就是要超越人天乘的,不是要拜天或拜人。藏傳佛教之所以殊勝是因為即身成佛,但很多人成不了佛,就是因為沒有菩提心。如果顯教也不太講菩提心,完全都在自利,這樣就比較不好。

 

@ 菩提心像摩尼寶, 能滿眾生一切願 !

        

   「智者彌勒諭善財,彼心利益無限量」

 

           第六,經中所說其他功德之理 ~     

           菩提心生起的話,功德利益有多少?菩提心的利益跟功德就像火跟火花一樣。火的功德是什麼,火花的功德就是什麼。利益是指菩提心的好處,而功德就是成就的意思。所以,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是無限量的。而寂天菩薩說,如果你們想瞭解更多關於菩提心利益的話,就要看彌勒菩薩的「諭善財經」。

           華嚴經裡講到,菩提心是佛的所有一切法的的種子,所有一切眾生之善法增長的地,是世間所有一切眾生所依靠的大地,以及護佑世間所有一切眾生的父親,也是斷除所有一切貧苦的怖畏。菩提心有如能令眾生滿一切願的牟尼寶,以及能圓滿一切的寶瓶,且能降伏一切煩惱仇敵。

 

@ 要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圓滿佛果, 然後還要真正去幫助他 !

 

   「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菩提心的分類 ~

          菩提心的利益略說可分為兩種,第一是願菩提心,第二是行菩提心。這兩種就已經具足菩提心了。

          願菩提心:

        (一)讓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圓滿菩提果位的想法。

        (二)除了我自己之外,其餘所有一切眾生我也都必須要度他們,讓他們得到佛果。

          行菩提心:先要有願菩提心,才有辦法趣入行菩提心,就像念經念咒語,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就沒辦法學好。要認真的修持善,就像上課時先要有「我是為了眾生離苦得樂」那樣的心來上課的,如果沒有那樣的心坐在那邊,就像木頭一樣沒有意義。真實的利益眾生,開始讓眾生得到佛果的時候,就是行菩提心了。

          所以,簡單來說,先生起菩提心,為了讓眾生得到佛果而修持、累積資糧 ;

然後修持六度,從佈施開始,然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這叫行菩提心。

           寂天菩薩提到法華經,世間裡希望所有眾生得到菩提果位,有這樣的願的人其實不多。人世間裡這麼多人,想要讓眾生得菩提果位的人真的不多,就像我們具足人身寶本來就是稀少的,而具足人身寶又有願菩提心的更少,所以學佛過程裡一定會有障礙。

           但千錯萬錯都應該是自己的錯,要糾正的是自己的心才對 ! 境本來就在,你怎麼可能去糾正它?但很多人不這麼想,不會去糾正自己的心態和觀念,然後不斷的講別人的是非,那是不對的。因此,願菩提心的人既然這麼稀少,真正行菩提心的人就更少了。

 

@ 先有願, 才能行 !

 

   「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差別 ~

           願菩提心就像是目的地,如同想要去台北的想法,這就是願 ; 而開始走路的時候就是「行」,所以想跟行是不同的。同樣的道理,有智慧的人要先瞭解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次第,也就是要知道其先後的差別。

          

@ 鑽石碎了, 還是鑽石 !

 

          彌勒傳裡提到,碎掉的鑽石,它的價值還是可以超越金銀珠寶,不會因為碎掉了就不是鑽石。所以,如果一個人擁有了鑽石就不是窮人了,他就可以破除窮人的名。所以,儘管只有願菩提心,沒有行菩提心,就能夠超越聲聞獨覺的功德成就。因為是依靠菩薩,所以也能夠滅除輪迴的苦。

          

@ 「知足」的人最富有 !

 

         眾生永遠都有「大欲」,他們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所以我們永遠也不會富,我們的心也永遠不會被填滿 ! 但事實上,最有錢的就是「知足」,認為我已經足夠了就是最富有的人。釋迦牟尼佛對國王說:「你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所以你平常沒有辦法修持六度,沒有那麼多時間,但是國王你可以喜歡菩提心,甚至對菩提心產生信心而擁有菩提心,不管是坐著也好,站起來也好,走路也好,吃飯也好,醒來的時候也好,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菩提心,這樣的功德,就能讓你一直投胎到天道和人道。」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入菩薩行論 (五)




吉美法王 開示篇 ~ 入菩薩行論 (五)  



(高雄分會 / 21度母道場 ~ 102.9.29.日.)   

 




@ 銅鐵也能變黃金 !


 

  「猶如最勝冶金料,垢身得此將轉成,無價之寶佛陀身,故應堅持菩提心。」

 


這裡是以各種比喻來講菩提心的利益。

     第一單元: 以冶金的比喻說明能得佛果。

     首先用冶金的料來比喻菩提心的利益 ~ 例如藏傳佛教的法器常會用冶金的方式 ; 當你把冶金料塗在銅鐵上時,你就看不到銅鐵,只會看到金。這個比喻是在說明菩提心的利益,它就像冶金料,能把銅鐵變成黃金。一兩的冶金料,可以讓一千兩的鐵變成黃金,但是一千兩的鐵,卻無法改變一兩的冶金料。所以,只要菩提心在心中生起就會有這樣的功德。

     用很少的冶金料,就可以讓很多的鐵變成黃金,同理,人的身也是不淨的,血肉的身體就像鐵,而菩提心就像冶金料,只要菩提心在心中生起,就能改變我們不淨的身體,讓我們變成佛身。

佛的身體是無價之寶,這說明了菩提心就像冶金料一樣珍貴,也很殊勝。所以,能讓這樣的身體成為無價之寶的就是菩提心。

     但菩提心生起需要「精進」,所以,瞭解了菩提心的功德之後,我們就要努力想辦法讓它生起。首先,我們要依止一個上師,在上師的座下,我們要受菩薩戒,之後則要想辦法堅持菩提心不退轉 ~ 自己要一直鼓勵自己。

     想要讓得佛果的欲或發心具足,它需要倚靠一切的善業,包括迴向菩提心。譬如在修持行善時,要先發菩提心,行善之後要作迴向,這樣發心跟迴向是一起的,不能單獨只有一項,前發心跟後迴向的利益是一樣的。

佛經裡講了很多「迴向的利益」,而入行論講「發心的利益」,兩者是一樣的。所以,菩提心能生起,善業也能迴向的話,那麼一切業煩惱的障礙都可以滅除,就像黃金可以改變鐵的色彩一樣。但是,業和煩惱是無法滅掉菩提心的。

 

@ 菩提心就像摩尼寶 ~ 可以滿足你一切的「欲」 !

 

  「眾生導師以慧觀,徹見彼心極珍貴,」

    

     導師就像是大海的船夫,可以導引你的路。這裡的導師講的就是佛 ~ 可以讓眾生脫離輪迴的導師,就是佛。輪迴中的導師無他,只有一個,就是佛。「慧觀」是說佛的智慧是大智大慧,是無量的。菩薩的智慧也是無量的。大智大慧的佛菩薩經過思惟觀察過後,發現能讓輪迴眾生離苦得樂的就是「菩提心」。   

     經典中有很多說法 ~ 聖者彌勒傳:「善男子,太陽和月亮所照的地是最廣的,而其中最珍貴的就是摩尼寶。在日月的光所照之下可以有珍寶、黃金、糧食等種種財富,而在日月光下,所有珍寶中最珍貴的就是摩尼寶,因為摩尼寶是你想要、你要求的,它都可以給你。」所以,日月光下沒有比摩尼寶更珍貴的。

     同樣的道理,佛的智慧是「遍智」,沒有什麼不知道的,就像日月的光沒有什麼照不到的。而佛的智慧裡,最珍貴的就是菩提心。

     所以,徹底的去思考,超越世間涅槃果位的樂,或是圓滿的樂,都是菩提心給的。簡單來說,世間的樂、涅槃的樂、得佛果的樂等等一切的因,就是菩提心。但是一般人沒有正見就不會這麼想。由此可知,心中生起菩提心是最珍貴的。

     輪迴的眾生都有大欲,每個眾生都希望能變成有錢人,心裡會想:「我能不能得到大樂?可以最快樂、最幸福?」所以輪迴中的眾生都有大樂的欲、而如果他們心中都可以生起菩提心的話,這些欲都可以滿足了!

     其實學佛也可以是快樂的!有些人覺得學佛好像要空、要放棄所有的樂,不是這樣的!眾生確實有欲,如果加上菩提心的話,這些欲就能夠圓滿了 ! 這不是很好嗎?所以,你不用懷疑能得或是不能得,如果眾生懷疑的問: 菩提心可以給我樂嗎?可以滿足我一切欲望嗎?菩提心能不能給我財富的樂?.. 如果對這些問題起了懷疑的念頭,那就是顛倒的思惟 ! 其實不用懷疑,因為菩提心確實是可以滿足你的。

    

@ 想出離輪迴, 需堅持菩提心 !

 

  「諸欲出離三界者,宜善堅持菩提心。」

    

     所以,想要遠離三界五道就要依靠珍貴的菩提心。在很多經典或「入行論」中,有時候講「五道」,那是指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不算阿修羅道。為什麼阿修羅道不算 ? 因為阿修羅道分成上、下兩部分,上和天道算,下和龍王龍宮算,它是分開的,所以算五道。我們應該要堅持菩提心,不能放棄。   

     除了堅持,還要有「正知」,就是要清楚的瞭解菩提心在我們心中是不是有生起,如果沒有的話,就要趕緊讓它生起,這就是正知 ! 用正知來堅持菩提心。  

     此外,人天乘所累積的善業,或是聲聞、獨覺所累積的善業都是有漏的,而無漏的善是超越心的。而不管有漏或無漏的善,都無法超越菩提心的善。

 

@ 菩提心的果就像如意數 ~ 永遠摘不完 ..

 

  「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

     菩提心的利益就像如意樹一樣用不盡。如意樹為什麼殊勝呢?因為它跟其他的樹不一樣,它的樹果是用不盡的,不像香蕉蘋果梨子等等,摘完就沒有了。任何的善只要跟菩提心連結在一起,這個善業就是無止盡的。       

     同裡,如果沒有了菩提心,只依靠自己的善行,善果就有限 ! 例如一個善因就是一個善果,無法增加更多的善果。這裡就說明,善行如果沒有具足菩提心的話,就像芭蕉的樹果一樣,只能長一次而已。同理,一個善行可能得一次人天果位,但是沒有具足菩提心的善行,就只有一次,這個善果就消失結束了。

 

@ 菩提心的善果會不斷重複,而且很茂盛 !

 

  「菩提心樹恆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

 

     只要具足菩提心,善果就會像如意樹的果,會不間斷的長出來,且用不盡。同樣的道理,如果得人天果位,它也會讓你不斷的重複得到人天果位,不會只有一次。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和菩薩會不斷的傳法 ? 就是因為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會滿足你所有的欲和樂,更不會一次之後善業就沒有了,反而是不斷的增長,而且很茂盛。

     又比如一滴水滴到大海裡,在一個大劫沒有滅之前,大海就不會乾掉。而菩提心就是如此,只要生起的話,在得佛果之前,所修持的善業和利益永遠不會消失。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圖桑法王,蒞臨高雄21度母道場

 





藏密白玉佛學會特訂於 2014年1月10日(週五)下午1:30 〜 2:30,恭請尊貴的 寧瑪巴白玉傳承大成就者 圖桑法王(吉美法王的上師),蒞臨高雄21度母道場,為信眾們舉辦加持大典!這是南台灣弟子們的福報,期盼所有師兄姐們定要把握此殊勝良機,前來接受加持,以期消除一切違緣障礙,增長福慧資糧!更令新的一年諸事順心、財富圓滿、健康吉祥,且所求皆能滿願!




 

護 法 總 集 大 法 會

 

/

 

           

 

,

 

          護法可說是運氣的代名詞 ~

          依西藏的習俗, 若遇障礙、難關, 或有願望想快速達成, 民眾便會到寺廟請求上師修法, 而成就最快的就是護法總集

          護法總集包括二臂瑪哈嘎啦、四臂瑪哈嘎啦、喇呼拉護法、一髻佛母、金剛善護法、大自在天、財寶天王等無數的護法聖眾。

          護法分為兩大類 : 事業護法及智慧護法 ~

          事業護法執行世間的一般法務, 包括息災、增益、懷愛、降伏等諸多事業, 負責解除施主生命、財富等的逆緣、難關, 令施主一切所行順遂, 圓滿一切善願

          智慧護法則負責護持修行人的成就, 遣除修行道上的一切魔擾、障礙, 以獲得究竟圓滿的出世成就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 修持護法有很大的幫助 ~ 不論在工作或生活上 ! 例如 :

          1.行事多遇助緣出現, 事半功倍, 能滿所願, 不致徒勞無功

          2.可解除財務上的障礙、難關; 洽談生意吉祥順利, 並可免除盜危害, 或其他導致破財的惡緣

          3.可化解各類是非、官符等糾紛

          4.出遠門可保平安; 或途中遇意外可逢凶化吉, 轉危為安

若以虔敬的信心與清淨的發心供養修持, 必可使事業亨通、財如泉湧、惡緣化解、順緣不斷、諸事順遂、健康吉祥, 且智慧增上, 一切所求皆可滿願 !

        為令一切具緣信眾生活美滿、幸福快樂、消除一切違緣障礙、圓滿正法修行的成就, 佛學會特恭請證悟大圓滿的上師 ~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修持護法總集大法;且法會當天親到現場修持者,可親自領受法王贈送加持結緣品。機會實屬難得, 幸勿錯過 !

 

 

法會日期: 103.1.20. ~ 103.1.26. (週一 ~ 週日)

法會時間: 上午8:00 ~ 12:00, 下午 3:00 ~ 6:00

                     *法會最後一天 : 1.26.(日) / 上午 8:00 ~ 12:00, 下午 2:00 ~ 5:00

主法上師: 白玉活佛 吉美法

主辦單位: 藏密白玉佛學會 / 高雄二十一度母道

法會地址: 台中市清水區中華路4134 (清水總會)

高雄網址: http://21tara.21m.tw

總會網址: http://Palyul.21m.tw

洽詢電話: 0928 719 815 (妙音講師), (04) 2627 6258 (清水總會)

                    0910 824 181 (法音師姐), 0938 137 069 (連珠師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