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7)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7)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7)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5)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5)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5)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6)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6)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6)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入菩薩行論 (17)




 吉美法王 開示篇 ~ 入菩薩行論 (17)

(藏密白玉佛學會 / 高雄度母道場 2015.6.28.

 


*臨終彌留際,眾親雖圍繞,命絕諸苦痛,唯吾一人受。

我們在臨終面對死亡時,就是彌留之際;此時,你躺在床上,所有的親人都圍在你旁邊,就在旁邊看著你死而死的是你自己,就是你自己一個人死此時你想,我的苦能不能分一點點給我的親戚、朋友?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行不行?都不行啊!所以命絕時,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一個人感受的。

 

*魔使來執時,親朋有何益,唯福能救護,然我未曾修。

我們活著時有沒有造很重的業力?在我們面對死亡時,這個很重要。如果有的話,閻王就會吩咐獄卒,就是下面辦事的人啦!祂們就會去安排,跑來跑去然後就會把你帶到地獄去祂們跟我們長得完全不一樣,像魔鬼、羅剎,超級恐怖為什麼祂們可以把你抓起來?因為你活著時,為了親人或自己造了很多業,所以他們就有辦法把你抓起來。這個時候,親朋有何益?果報來了,誰也不能幫,因為這個業是自己造的,所以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往生者你自己在面對死亡時,對你真正有幫助的,是你平時所修持的善業以及累積的福德,如果平時你累積了很多善業,那麼地獄的獄卒就找不到你。找不到你和抓不到你的原因,就是你的善業、福報夠,而你的親朋好友,在這個時候,一點幫助也沒有。

 

所以,死亡時唯有善業、福報對你有幫助,但我活著時,因為貪念重、嗔念重、仇恨也重,為了親人和自己造了一大堆業,福德、善業都沒修,所以現在面臨死亡時就變成一個大苦、難熬的眾生,身跟心都非常疲憊…

 

所以,我們活著時要聞、思、修,因為將來死亡時要面對很多業力,因此要提前準備。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提前準備,你現在感受不到這些苦不代表沒有,就像種稻米,你現在看不到米也不代表不會長出米呀!只是時間還沒到而已,幾個月後你就會看到米長出來了。但凡人很多事情都不願意去觀察思考,只有等到碰到、撞到時才要去面對,這個時候就會叫苦,因為很難敖

 

*放逸吾未知,死亡如是怖;

到了面對死亡時,往生者自己就會嗚呼!就是叫苦的意思。他會想:嗚呼!我過去可以依靠佛菩薩時我都沒有去依靠,可以講說~就是很放逸的樣子啦!那時你就會想說:以前有一個道場、有一位吉美法王可以修習,但我就是沒有認真去修習,所以現在,我只能嗚呼… 對不對?這就是我自己的錯,我就是放逸了。放逸的意思就是~我可以累積善業、福德時,我沒有好好的去累積;我有機會斷除罪業時,我也沒有去好好的去斷除;因此,我就是過著非常放逸的人生、毫無意義的人生。那個時候,你就會有這樣的反應了。

 

因為放逸,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地獄有這麼恐怖、地獄的苦有這麼大… 既不瞭解,也沒有好好的去想這麼恐怖的地獄,和地獄的苦!而現在我要正式的面對死亡時,我才知道有地獄,還有地獄的苦!這一切都是有的!地獄的恐怖和地獄的苦,活著時,我竟然都不知道…  

 

*故為無常身,親造諸多罪。

我自己的身體是一個無常的身;無常的意思就是一剎那、一瞬間都沒有辦法常住,這就叫做無常。我的身體是一個無常的身體,因此,我的一生不是一個常態,我的壽命也不是一個常態。或許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命會很長,因為人世間的壽命是百歲;但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活到一百歲啊!每個人的壽命不一樣;所以,人的壽命是無常的壽命、身體是無常的身體。所以,或許我是一個短命的… 因為這些都沒有搞清楚,所以我這一生就是為了自己這個無常的身,或是親人不斷的去累積財富、受用,一生就是這樣子拼命,所以造了很多的墮罪。

 

其實我們這一生當中,所有吃的、喝的、所擁有的,都跟業力有關;而我們這一生又為了吃、喝和擁有財富累積了很多的罪業… 而所有這些罪業都只對自己有害,對於親人、朋友則不會有太大的傷害,因為這些墮罪都是你自己造的,所以只會危害自己。

 

*若今赴刑場,

譬如,一個人犯了法,他違反了國家法律,那麼這個人所犯的罪就有業力。他犯的罪可能有很多種,刑罰也會有很多種,可能會砍頭呀,或是砍手、砍腳呀,各種各樣都有可能,看這個人是犯什麼罪。而這個犯罪的人,當他要被送到刑場時,他的心就會非常非常的難熬,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且還會有很大的仇恨。

 

為什麼他會這樣?因為他害怕,不知道到了刑場後,被砍頭會有多痛苦?砍手、砍腳會有多痛苦?他根本沒辦法想像,所以他心裡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罪犯猶驚怖,口乾眼凸出,形貌異故昔;

這個驚,就是講這個罪犯非常的害怕,而且會怕到頭髮都站起來… 然後口也乾,因為太害怕了,所以嘴巴裡也都沒水了,然後眼睛也會凸出,主要都是因為恐懼。所以罪犯到了邢場時,他的長相形貌會跟過去不一樣,臉色也蒼白,是一個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人,整個都變了。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中陰文武百尊萬人超度消災祈福大法會


 


為往生者超渡 為在世者祈福

 



 

這次的大法不同於一般的普渡,因為文武百尊眷屬聖眾,包含一切佛、菩薩、空行、護法、財神…等,不僅是救度往生者最殊勝的法門,也是為在世者解冤孽(冤親債主)、消災祈福最佳的利器…



 





 



【法會時間】



文武百尊修法:104年8月17日上午9點~12點下午3點~6點

                        104年8月23日上午9點~12點下午2點~5點

      施身法、破瓦法:104年8月22日晚上8:00~9:00(小孩勿進場)


 



 


【法會主法上師】


                           藏密寧瑪巴 白玉傳承 吉美法王


                                                                     


【法會地點】


地點:藏密白玉佛學會清水白玉觀音寺


地址:台中縣清水鎮中華路4134


       電話:(0426276258          傳真:(0426276958


       聯絡人:蔡師姐0932793991   林師姐0972061862


    戶名:「台中縣清水鎮藏密白玉佛學會」 郵政劃撥帳號:22451639



 


文武百尊簡介


   文武百尊是指42位寂靜本尊及58位忿怒本尊,文武百尊之教授是蓮花生大士從普賢王如來所說之根本續密要中,摘要攝集。若祇聞寂靜忿怒本尊之名,亦可超三惡趣,倘得入壇灌頂,則雖犯三昧耶戒者,修此法亦可還淨。若往生先人、祖先、親眷及累世冤親債主能入壇接受超荐,一切罪障清淨,速得解脫生天或生佛國淨土,此為參加超度法會殊勝之處,亦即中陰文武百尊何以能在諸多超度法會中,得被推崇為最特別最殊勝的渡亡密法,藏人於親友亡故後,敦請喇嘛為亡者超度,即修此法,故稱為「中陰救度法」。


 


為何要修「文武百尊」的法?


   眾生在死亡後,多會經歷中陰(指死亡到投胎出生之間)的階段,在此時,亡者會有聽見種種巨大聲響,及見到強烈光明的體驗,這在大圓滿法中稱為「自性覺性現起中有」,是本然法音的顯現,如果不了解的話,這些聲光會使亡者產生極大的恐懼,使此等自性的顯現反而成為得渡的障礙,讓亡者錯失得佛接引的良機,飄蕩在中陰感受怖畏恐懼,隨業風流轉墮入無盡輪迴中。


   自性文武百尊42位寂靜本尊住於自身心輪中,58位忿怒本尊住於頭部心輪中,如現世能接受文武百尊灌頂,往生後於中陰身第二階段解脫期,本尊依序顯現時,即能如理認識本尊,而不會感到恐懼、害怕,接受本尊的帶領往生淨土,故文武百尊的法不只是超度亡者,現世接受文武百尊灌頂亦為修行者首重之鑰。


 


【修法對象及利益功德】

1、中陰身的超度眾生在死亡後,多會經歷中陰(指死亡到投胎出生之間)的階段,此時由主法上師勾招在中陰的亡者神識,使他們聞法後往生淨土。

2、為已投胎的眾生超度已輪迴投胎到各道的眾生,不論是歷代祖先或冤親債主,為他們超度可使他們消除業障獲得福德資糧。

3、為在世的人消災以文武百尊作為供養護持的對境,可積累廣大福報,若為現世的疾病(特別是癌症等業障病)、惡夢惡兆、違緣、障礙等困擾,以護持「文武百尊」之功德,障礙可迅速去除。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4)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4)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4)







 

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3)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3)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3)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2)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2)



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佛子行37頌 (12)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入菩薩行論 (16)




吉美法王 開示篇 ~ 入菩薩行論 (16)


(藏密白玉佛學會 / 高雄度母道場 2015.4.12.

 

 


*人生如夢幻,

我們在面對死亡時,就好像夢一樣。人生就如同是夢,與夢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差別,所以我們在輪廻時,我們的人身也好、輪廻也好,這一切一切也都如同是夢。比如在夢裡,你可以夢見自己當國王,或者自己是太子,那麼在夢裡,你就會有做國王、做太子的種種感受~ 當國王很快樂; 當太子:國王的兒子~ 他未來的接班人也是很快樂,可是你這個夢醒過來時,當國王和當太子的快樂就沒有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活著時,所有你累積的財富、受用,一切都是實有的嗎?一切都是相也好,你這一生當中,你的親人也好、朋友也好,所有這一切,在你面對死亡時會有嗎?一切都沒有了。所以說人生如同夢幻,就是這個道理。並不是說我們這一生沒有擁有財富受用,或者說你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你面對死亡時就沒有啦!因此,人生就如同夢幻一樣。





*無論何事物,

所以,不管任何事、物,你面對死亡時,一切的受用、財富、親人呀,只剩下一個意念而已,所有這一切都是看不到的,對一個死人來講,這些都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想得到。)只有活著的人才看得到的。所以,對一個死人來講,他一生中任何的事物就如同昨夜的夢,那是一模一樣的。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復見。

所以,無論任何的事物,對一個死人來講是看不到的,所以這一生當中,他所受的一切都變成了一種念~ 一個懷念的境。其實有時候,人真的是蠻可憐的,我們活著時,為了滿足親人、朋友的受用,自己拼命的去掙錢,然後達成了願望,(但很多人也不一定能達成願望。)可是他死亡時也看不到。但是,他不會想嗎?會想!不可能不會想!因為他只是換一個肉體而已,意念還是是存在的。因此,這個人的一生就如同夢幻一樣。

 

可是,我們活著時都不會這麼認為,任何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任何的事物、所有的感受都會變成一種懷念的境。在座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家人或親人往生的,或者別人的親友往生時,我們都可以體會這個道理。往事不可能重複看到,比如自己的父母、家人等,或自己的父母他們過去的家庭子女等,他死時想再看一下,想再看個夠,你們覺得有這個可能嗎?不可能啦!不復見啦!

 

*復次於此生,親仇半已逝,

自己的親人、朋友,去年死了,那今年,各位,你還看得到他嗎?看不到啊!因為他去年已經死掉了!還有,去年你失去了財富、受用,而今年你想再看到去年你失去的,一樣也是看不到了。如果你去年當上國王,那個快樂,到今年你還會有嗎?絕對不會了。過了一年之後,任何人,不管好壞,那種快樂都不會再重複了。所以,這一切都是往事,都跟夢一樣,是一個道理。

 

*造罪苦果報,點滴候在前。

可是為了親友、財富,你累積了很多罪業,可能還會不擇手段而所有這一切的罪業,它也會像人生如夢幻一樣,完全消失嗎?不會!如果你認為,既然往事都已經過去,不復見了,那麼我的罪業應該也是一樣,不復見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請問,你這一世是怎麼來的?我們只要看前世就可以了; 如果罪業不存在的話,你就沒辦法輪迴了,你這一世也沒有啦!所以,這是不可能的,業力都存在的



*造罪苦果報,點滴候在前。

所以我們這一生,為了親人、為了仇人所造的一切罪業,不會消失; 而且這一切,點點滴滴都會全部擺在你面前,所以你才會有輪迴、才會下地獄呀!這樣才會善有善果、惡有惡果。





*因吾不甚解:命終如是驟,

今天我會不會死?其實你也不知道!如果你說你不會死,叫你講原因,或許你也講不出來!那到底你今天會不會死?其實你也不知道啊,對不對?如果我認為我不會死,因為我沒有生病可是,人也不是因為生病才會死呀!所以,我有錢、我有房子、我有吃的、我有親人那它就會讓你不死嗎?沒辦法給你保障啊!

 

所以,死亡是沒有辦法解說的; 有的人生病而死,有的人吃不到飯而死,有的人吃飯的時候死了所以,我今天一定不會死的原因是講不出來的!只能心裡想說:我今天應該不會死你頂多只能有這樣一個念頭,每個人都一樣。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願望和理想,可是我們學佛卻都有一點進進退退; 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先準備好,更不願意去面對這種無常的死亡,所以,修行也不會修到一種成就,原因就是這樣。

 

剛剛講,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種,所以我們沒辦法掌握; 還有,死亡時,你也不知道會死在哪裡?而你命終時是如此驟然、這麼的快速,我的命可能一瞬間就失去了!但是因為我愚昧、愚痴,所以不甚瞭解這個道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體會到這個道理,我相信每個人上課就會非常的認真,修行也會非常的認真,沒有那麼多時間浪費自己的生命。

 

*故起貪嗔癡,造作諸惡業。

真的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的人生!因為我不了解命終如是驟,因此我也不懂我應取什麼?我該修持什麼?也不懂得要斷除惡業、要如何不造業?因為不了解、不懂的緣故,所以就造了很多業力。我們每個眾生都是這樣,這就叫做愚痴。因此我們因為愚痴而造了很多的業力。

 

我們對於外境都會有欲望,於是就會生起貪念,這個貪念就讓我們造了很多業力; 還有愚癡也讓我們造了很多業力; 還有嗔,就是心裡生起一種怨恨,心裡頭不高興、不爽,這樣也造了很多業力。





*晝夜不暫留,此生恆衰減,

這些貪、嗔、癡所造的一切罪業,如果我們沒有快速的去懺悔,當你面對死亡時就來不及了。所以你要晝夜不暫留,就是不暫停、不間斷的去懺悔,原因就是你的生命不暫留。所以它講此生恆衰減,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會愈來愈短,不可能愈來愈長。





*額外無復增,吾命豈不亡?

我們的生命是沒辦法增加的,沒有人能幫你增加; 你活七十歲,我額外幫你增加十歲、二十歲,這是很困難的。你的一生可能就要結束了,而接下來,你的下一輩子可能就是一種苦。比如說,你這一生要活六十歲,而過去造了很多業,現在六十歲到了,就要結束了,在你現在面對死亡後,下一輩子你要面對什麼?該面對的,可能都是痛苦的這個時候,即使你擁有再多,很多的親人、朋友、財富等,你就不用感到恐懼嗎?這些都沒有一點點幫助!

 

各位,假如我們每一個人有很大的業力,而現在我們這一生就要結束了,即將要去地獄報到,那麼,你的親人們可以拿著你的錢,去跟地獄的獄卒塞紅包嗎?不行嘛!他們應該也不會收這個我們麼可能不會死?一定會死的!在我們面對死亡時,我們這一生所擁有的一切,對於地獄的恐懼是一點都沒有幫助的。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入菩薩行論 (15)




 吉美法王 開示篇 ~ 入菩薩行論 (15)



(藏密白玉佛學會 / 高雄度母道場 2015.3.15.

 


  真說懺悔第一單元:厭患對治力

無始輪迴起,此世或他生,

我們娑婆世界從無始以來到現在的輪迴,叫什麼名字呢?就叫作無始輪迴。所以說我們的輪迴是無始,而不是有始。我們從無始以來的輪迴,基本上眾生是不知道業力的,而我們就是因為身口意的業力才輪迴的。

 

在座各位的每個人,如果你知道自己整個輪迴都在造業,你還會再造業嗎?如果不會造業,我們就不會在這裡了,各位,我們就解脫了!可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口意一直在造業,所以我們現在才會繼續留在這裡。不管過去有多少賢劫的佛,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末法時代,在兩千六百年前我們就已經錯過了,還留到現在。

 

所以,大圓滿前行裡不是有說:過去很多成就者,他們精進的觀修無常,連下床都沒有時間,而要下床時就已經證悟了。你們有沒有想到過,這是何等了不起、可以讓我們好好參考的東西呀!我們誰都沒有辦法做到這樣,是不是?我們上床下床、上上下下,根本就沒有感覺; 我們雖然是學佛、皈依,也完全沒有感覺可是為什麼有一些修行人,他修行時,精進努力到上床後就不敢再下床等他真的要下床時,他就已經證悟了。那我們為什麼上去、下來,然後再上去,然後,還是不會想到,就不要再下來為什麼就不是這個樣子?這樣想也蠻好玩的… (笑!)



那麼,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造業的呢?基本上,就是從無始開始造業的,然後一直輪迴到現在。這是佛教講的道理,是無始輪迴; 但外道不是這個講法,他不是講無始輪迴,而是有始輪迴。而有始和無始輪迴,到底有沒有差別?外道講的有,是什麼呢?就是從這個世間開始,這就是有始,就是開始。

 

而我們的想法是:沒關係啦,反正我們現在開始就好了!是不是這樣呢?所以,我們的世界也是現在開始的其實,我們並不是什麼都從現在開始; 我們是無始劫以來就已經開始了,只是你沒有發現、你不知道而已,是不是這樣子呢?

 

其實,有很多事都是從無始劫以來就已經開始,而且不斷的重覆、重複,這就叫輪迴嘛,對不對?外道就是講有始,可是外道講的有始輪迴是不能成立的,各位!這是沒有道理的。為什麼說沒有道理呢?我們可以請問外道說,你說有始,從這個時間開始輪迴,那是否可以請你具體的講出,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輪迴的?沒有答案啊!

 

所以,弟子們,你不知道就代表無始啊!如果你真的知道民國多少年,或說是從唐朝開始,那才是有始呀!或說是幾千年前,那就是有始啦!可是你沒辦法講出來嘛,對不對?再說你的生死輪迴,你的生是什麼時候開始?你的第一個生又是什麼時候?沒有辦法講啊!那這個沒有辦法講,當然只能成立無始輪迴!

 

所以從無始劫以來,我們所造的業就變成此世、現在的業力; 還有他生的業力,就是現在之外,所有輪迴時的業力,這些我們前世、他生所造的業,有沒有盡?有沒有乾淨?沒有吧!你這個人不是石頭理蹦出來的,你有生老病死,這一生有變化,那就表示你不是常法的東西,你是會變的,這會變就表示有輪迴; 而有輪迴就表示你有造業,否則你就成佛啦,已經解脫啦,你就不會在這裡了!

 

所以請問一下,這業力有沒有消掉?肯定是沒有的啊!這就表示,我們眾生無始劫以來在所造的業力,都在你心裡面,不是在抽屜裡,也不是在山裡頭,誰都沒辦法帶走,它就在你心裡面。所以,我們要消除的業力有兩種:前世他生輪迴時所造的業力,還有這一世所造的業力。這兩種業都要消掉; 不消掉你就苦嘛,對不對?

 

過去我們不管我們沒有看到,你不知道、你忘記、你想不起來誰都沒有辦法想!而這個,也不是一定要看得到,本來就是這樣的!為什麼那些成就者、有智慧的人,他會感受得到?因為他有思考,他會分析推理,這樣他就會有正確的答案,他可以相信。可是眾生沒有推理、沒有思考,沒看到就當作沒有啦!

 

可是呢,請問一下各位,你現在苦不苦呢?一定苦呀!人有人的苦; 那三惡道、十八地獄的苦就更不用講了你自己感受的苦,我不用問你,你自己就很清楚。人的生活過程中,有時候很幸福很快樂~ 老公愛我、老婆愛我,自己也有些錢可以花,想要的東西也都有那是自我安慰的!因為實際上,這些物質的東西,真的是讓你感到無比的幸福、無比的快樂嗎?不一定呀!

 

大圓滿前行裡面講得很清楚:你有一匹馬,就有一匹馬痛苦,而擁有一隻羊,和一百隻羊的痛苦又不一樣,所以,我們擁有一百萬、一千萬,和一億、百億的感受也不一樣; 不會一樣的!這個東西就有得思考!

 

學習佛法時,問你相不相信因果輪迴?其實很簡單,你只要好好的想一想,什麼都不要講問你的業力在不在?你好好的去想你不知道沒關係,但你慢慢的想,雖然我現在沒有斷手斷腳,我現在也沒有死掉,但我的生老病死有沒有變化?你接觸到的色身香味觸法有沒有變化?... 都沒有變化嗎?這樣沒有道理呀!如果完全沒有變化、完全沒有苦樂的感覺,那就是木頭了嘛!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多多的思考,這樣才是學佛,不是盲目的、麻木的去念修,那是不對的!這些業力一定是在的,所以才會苦; 我們也一定會死,而當我們面臨生老病死時,怎麼會沒有這些苦?

 

如果你叫一個小朋友喝毒藥,他會不會喝?既然是講小朋友,那他一定會喝,因為小朋友不知道喝了毒藥會死。可是大人就不一定會喝,因為大人知道喝了會死掉。一般人如果知道它是毒藥,肯定不會喝; 可是我們卻也喝了幾十年,一直到現在

 

比如說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語、離間語、綺語、貪心、害心、邪見等,這些都代表毒藥; 讓我們輪迴的毒藥就是這些。而這些所有的業力,輪迴的時候我所造的,一直到現在我還在造的,這都是因為我不知道嘛!可是學習佛法之後我已經知道了,如果知道是毒藥還去喝,那這個就很好笑了!

 

這個一定要斷除,因為這是不對的。而且,雖然你今天沒有造十不善業,可是你叫人家去做這些事情,它還是一樣的業力; 而且,人家做的業力還會落在你的身上。

 

簡單來講,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我們不知道殺生、偷盜、邪淫等這些十不善業是有業力的; 這就是「無知犯諸罪」; 可是現在我已經知道了,所以,我要從心中對佛菩薩生起懺悔。





無知犯諸罪,或勸他作惡;

因為無知,所以我犯了諸罪,諸罪就是代表無始劫以來到現在,你所造的一切的業,也就是很多罪業的意思。還有,你叫別人造惡,你也是有業力的,這些都要懺悔。

 

或因癡所牽,隨喜彼所為,

惑就是講愚癡的惑,是貪嗔癡的癡,癡的惑就是愚昧的心; 這種愚癡的心,你會隨喜別人身口意所造的不善業 !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惑,你的癡所牽連的關係。你這樣隨喜別人的惡業有什麼壞處呢?別人所造的惡業就會成熟在你自己的身上。因為你隨喜別人的惡業,所以,他所造的惡業你就必須要承受。





見此罪過已,對佛誠懺悔。

我過去所造的業,也稱為過; 我在造業時,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可是如今我已經見到了、了解了,也搞清楚了; 我造這些惡業會讓我受很多的苦果,因此我要對佛誠心誠意的懺悔。就在佛菩薩面前,我必須要懺悔,這才是正確的懺悔方式。





惑催身語意,於親及父母、師長或愚人,造作諸罪業。

因為無明煩惱的關係,我對於父母親,尤其是對珍寶三寶(藏文有珍寶三寶)等嚴厲的對境,造了種種嚴重的罪業。珍寶和三寶是一樣的; 珍寶是所有的功德處,沒有比珍寶三寶更大的功德,所以,如果我們對三寶供養,然後頂禮,這樣就可以超越一切的供養。所以,供養三寶、頂禮三寶的利益是最大的; 同樣的,我傷害三寶的業力也是最重的。

 

再來,利益你最大、幫助你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如果你殺害自己的父母,這個業力也算是最大的。為什麼?因為父母是利助處,在這個世界上,對你最好、最願意幫助你的就是父母,所以,殺害自己父母的業力是最大的。為甚麼說父母對我的利益、幫助是最多的?主要是因為父母給你一個生命,如果沒有父母,你就沒辦法得人身寶,所以,要得人身寶必須依靠父母,所以父母是利益之處。

 

此外,父母給你吃好吃的、跟你說好聽的話,或者他們愛你、疼你,這樣就叫做利助處嗎?父母的恩德,主要是因為他們給你一個生命。那麼利助處、功德處,這兩種的處,誰具足呢?這裡講師長,我們可以講上師; 上師他有功德處,而父母的恩德他也有,所以,功德和恩德,上師,或善知識,(意思都一樣!)他都具足。

 

何謂上師?上師的功德比你大,成就的功德也比你大,且因為廣學,學問也比你高,因此你要依止這樣的上師,然後再由上師來教育你,就是這樣的道理。上師就是無上的意思,而如果我們在這樣的上師座下,做了傷害上師的事,這個業力就很重,因為上師是功德處,也是利助處。

 

除了三寶、父母、師長之外,你對於其他人所做傷害,你也是有業力的。我們對於其他的眾生有沒有做很多的傷害?還是有; 那麼,你是什麼樣的動機來造這些業呢?主要是煩惱。這裡講「餘人造作諸傷害」,造業主要的原因就是你的煩惱心。比如有人對肉的貪念很重,他就去殺生;對財富的貪念很重,他就會欺騙,甚至不擇手段來得到財富;碰到仇人時,把仇人弄死也是有的。反正有煩惱的心,身語意造就會做很多傷害的事。

 

簡單來講,我們有時候傷害父母,有時候傷害三寶,有時候傷害自己的上師,有時候傷害各種眾生其實眾生在造這些惡業時,基本上他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難道他是很自在的在造這些惡業嗎?並不是!他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才造業的,而不自在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煩惱太重,因此貪嗔癡不斷生起,所以他就造了這麼多的業力。





因昔犯眾過,今成有罪人,

因為煩惱太重,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所以從過去到現在,從無始劫以來到今天,你就犯了很多很多的重過,所以你就成了一個罪業深重的人。

 

一切難恕罪,佛前悉懺悔,

我們身口意所造的業力,基本上是很難去寬恕的,因為這個業力造得太重了!而這些難恕的罪想要消除,我們就必須依靠一個境; 這個境就是佛。只有在佛面前懺悔,且真正具足懺悔的心,這樣你才能懺悔得了。

 

我們還要有一種觀念,就是我的心願意現在馬上就懺悔!要有這樣一種心態,而不是說過幾天好了,或明年好了不是這樣的心,而是我立刻就要懺悔。為什麼我需要這樣想?因為,如果你沒有立刻去懺悔,你有可能死掉啊!死亡是不定期的,如果我還沒來得及懺悔,而我就死掉了,那這個業力會不會成熟呢?當然會成熟啊!但如果我還沒往生前,我就把這個業力消掉了,我還需不需要受這個業力的苦果呢?不用!因為你已經懺悔完了。

 

死亡是沒保障、不定時的,我完全不知道我什麼會死掉; 對死亡,我完全沒辦法保證,所以我應該要馬上懺悔。如果我沒有馬上懺悔,我就完蛋了,因為我死後就來不及了,就只能受這個苦果了。

 

罪業未淨前,吾身或先亡;

所以這裡講,如果你的罪業還沒有清淨之前,你就先死了,那怎麼辦?我的業力是從無始劫以來開始算起,我擔心我累積的罪業還沒有清淨之前我就先死了所以我要快速的消除我的業力,否則問題就很大了。





云何脫此罪,故祈速救護!

那我現在要以什麼方式來脫離、消除我的罪業?我祈請上師、祈求三寶快速的來救護我,讓我趕快消掉罪業。說起來很好笑,我們現在學習佛法的人,好像沒有所謂的祈求快速救護,甚至還會想盡辦法說不要救我、我繼續造業好了、我不怕就是這個樣子。經典裡講:聞法愈多就愈傲慢,修得好就表示你累積的財富愈多!這都是錯誤的。應該是要:聞法越多越不傲慢,修得越好越不累積財富,而是要累積資糧、得成就!這才是正確的。

 

各位,我問你們一個問題:為甚麼我們要快速消除罪業?原因就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可是又好像就是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死,所以大家反而都不願意趕快消掉罪業那如果我告訴你:你現在不會死,你會慢慢的死,你會覺得你聽到實話嗎?還是說,我告訴你:你很快就會死,你的死是不定的; 你會覺得哪一個才是真話呢?

 

你有沒有很多的期待、很多的目標?可是我有可能隨時都會走如果有人告訴你,你是會慢慢的死,不會現在死,這句話是假話。每個人都覺得他今天不會死,可是他今天就死掉也有可能; 很多人想都沒有想到今天會死,可是他在「想都沒有想到」的情況下~ 也死了誰都沒辦法保證我今天不會死,所以,心裡想說我不會死,你就有把握你不會死嗎?他是在安慰自己!我覺得今天雷不會打在我頭上,出去車子不會撞到我或是我很健康,我今天不會死可是你沒想到,打雷也是突然,車禍也是突然,這些意外都是突然發生、不定時的,因此,死亡和死神,它是不定時的。





死神不足信,

所以,死亡不足信、死神不足信。為什麼過去的成就者,他們的修行那麼好,就是因為他們不信任死神,沒有信心說我可以活到一百歲,甚至能多活一年、十年都沒有信心!所以,龍欽巴尊者說:如果把蛋放在我的手上,或桌上,我顧著它時,我會有那個把握,蛋不會破;只要不掉下來,蛋就不會破掉。可是,對於生命,我顧著他時他就不會死,我就沒有把握了。確實是這個樣子,所以死神不足信。在我們人世間,很多人工作、做生意,或做什麼事情,有人做完事情才死掉的,也有人的工作、生意,或事情沒做完就死掉的; 甚至還有人飯沒吃完就死掉的每一種都有。





不待罪淨否,

所以,死亡何時到來,我們是完全沒有把握、完全沒辦法掌握的; 讓你把工作做完才讓你死,死神會告訴你這樣的事嗎?絕對不可能。所以之前我告訴各位說:我們下一輩子比較早?還是明天比較早?或許明天天還沒亮,你的下輩子就來了





無論病未病,壽暫不可恃。

所以,無論是有病的人還是沒有病的人,誰都沒有把握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掉,因為死亡是不足信的。這裡有一個問題,大家可以思考:罪業是那麼恐怖,為什麼我們會造這些業力?罪業會讓我們下地獄、讓我們受很大的苦,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要造這些業?主要是,第一,為了親人和朋友; 親友就是指我自己的家庭、兒女、親人,和朋友等,為了他們而造這些業。第二是因為仇敵; 如果不是親人,我們對仇人就只有仇恨的心,會造很大的業力。就是這兩種。所以,在座各位每一個人,你們為什麼造這些業力?除了愚痴之外,可能是為了自己的親人,而不是為自己,有的就是為了仇人而造這個業力; 就是這兩種,答案非常明確。





因吾不了知:死時捨一切;

不管你是為了親人,還是仇人,到了死亡時,你必須要放棄這一切; 死的時候只有你一人,你自己一個人走。雖然我活著時保護了很多親人,但並不是這些親人就得跟我一起走,沒有這回事,對不對?死時只有自己一身、自己一人,一切都要遠離,所有的都帶不走。其實我們是蠻可憐的,活著時為了親人打拼,身口意造了很多的業力,可是你死的時候,有一個笑話說:你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兒女在靈堂爭家產所以你說可不可憐?

 

如果你死時可以帶走一個的話,他們不一定願意跟你走呀!或許他們會說:我不要,你錢留下來就好了,你自己走何況我們是,想帶都帶不走,根本沒有希望。所以,我非常愛我的父母,因為做父母的真的很可憐,那是業力的關係。其實我的媽媽,她根本就不用管、不用去想,可是她就是沒辦法。像我最小的弟弟,工作不太認真,她就很擔心; 其實其他的小孩都對她很好。我就跟他聊天說:人家已經成年,都有老婆小孩了,你就不用管那麼多了。然後她又說,她昨天都沒睡好; 我就跟她講說:你不睡覺,對他也沒有幫助呀!你不用管他啦,他已經長大了。她又說:我知道我不睡覺,對他也沒有幫助,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呀!

 

所以,父母都是很可憐的,心裡的煩惱永遠斷不了,有幾個小孩就有幾個煩惱,這就是一個業力啦!我們一般人活著時,根本不會想到這些,我的親人就是我最親的人,我對他們好,他們同樣也會對我好,所以我們都有一種執著、一種期待、一個希望。如果我對他們不好,他們肯定也會對我不好,所以,只有我對他們好,他們才會對我好。因為這樣就會有一個糾纏,因此你就會為他們造很多的業力; 為了養活他們,要為他們賺錢,這樣,你的身口意就用各種方式去造這個業我就不用解釋了吧。

 

可是我死的時候,這些如何能帶得走?這一切,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我仍需自己面對死亡。所以,因為我不知道這個道理,完全沒想到我死時必須要放下一切~ 親人要放下、財富要放下,反正你擁有過什麼、用過什麼,所有一切通通要放下,包括自己血肉的身體都要放下。其實,你血肉的身體本來也不是你的,而是你父母給你的; 只有你的心,和你的煩惱,那是屬於你自己的。還有,罪業也是屬於你自己,其他都不是。





故為親與仇,造種種罪業。

所以,因為親,或因為仇,我們累積造了很多罪業。





仇敵化虛無,

但是,所有我恨的仇人,他是永遠的嗎?並不是!這些仇敵也是會化為虛無,他也是沒有的,你自己跟仇敵也是要遠離的。你認為他對你不好,你恨他,這是業力的關係; 而這業力也不是永遠的東西,它會有結束、化為虛無的一天,所以還是要遠離的。可是,對於仇人,我恨他的時候就累積了很多業力,那業力偏偏又留在我一個人身上。



諸親亦湮滅,

我所有的親人,兒子也好、女兒也好,所有這些人,最後也是會湮滅的; 可是最不公平的一點,或許該說是最倒楣的,所有的罪業都是我一個人要承擔,這真的是最倒楣的因此,

 

吾身必死亡,一切終歸無。

因此,我為了親人所造的業、因為仇人所造的業,還有我為自己所造的業,到最後這一切,什麼都沒有,因為到最後,我一定會死,所以,仇沒有、親沒有、兒女沒有,包括我自己也沒有可是,我們就是沒辦法這樣看待。

 

 


入菩薩行論 (14)




 吉美法王 開示篇 ~ 入菩薩行論 (14)



(藏密白玉佛學會 / 高雄度母道場 2015.1.25.

 


@ 皈依支

乃至菩提藏,

我們皈依之後,時間是多久?皈依至何時呢?這個對各位來講,其實蠻重要的。我有沒有皈依?有;那你皈依誰呢?某某人,或某某法師?一般大概都是這樣 為什麼我們要皈依呀?皈依到何時呀?我們不清不楚都有可能。我們到底皈依到何時呢?乃至菩提藏;你何時找到菩提藏,你就到達終點了,簡單來講就是成佛了,就到此結束。

 

皈依諸佛陀,

那麼,我們皈依的境是什麼,就是我們皈依誰?這是很重要的。我們皈依的境到底是什麼?是佛法僧三寶;這就是我們皈依的境。我們佛堂的弟子就不會不清不楚的去皈依,但有時我和一般人接觸,常會讓我感覺到,他還是佛教的弟子嗎?他皈依之後,叫他算一下皈依的境你叫他算(03.40)一下,他可能 ??沒辦法舉上佛神都講不清楚  這樣的情形都有,

佛菩薩分不清楚也是有可能,??? 這樣子是比較危險一點

 

你是皈依佛~ 釋迦牟尼佛,這個一定要很確定。佛是釋迦牟尼佛,法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正法,僧寶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八大菩薩,指聖者菩薩。這就是三寶,一定要很明確。你不能不明確、不確定, 或記不住這樣子。當然你錯認,或找錯人也有可能,皈依錯也有可能。

 

所以,佛法僧三寶就是我們皈依的境。皈依是一種承諾,你皈依時,皈依這兩個字就代表你承認你是佛的弟子,或承認你是三寶的弟子。那麼你承認什麼呢?我們大家都要很清楚我承認什麼?~ 我承認釋迦牟尼佛是我的導師,承認皈依後我是佛的弟子。這樣一講,好像反而感覺有很多東西我都不是很清楚?

 

我承認釋迦牟尼佛是我的導師; 譬如我現在要修, 但要修什麼?我要修解脫,要脫離輪迴,那我修持這個解脫的道時,我需要一個導師,否則我就不知道這個道我要怎麼去走?所以現在我們已經有導航啦,各位!排除萬難小心啦(7.00),釋迦牟尼佛就好像是衛星導航,不過,其實,釋迦牟尼佛比衛星導航還要準確; 我們開車時,如果衛星導航沒有更新,還會帶錯路… (笑!) 所以,我修持解脫的道時,我需要一個導引,所以我就承認釋迦牟尼佛是導引我的導師,這就是皈依佛。

 

我皈依佛之後,為什麼我就不再去皈依神,各位?因為神沒有給你解脫的方法,他無法導引你解脫的道理。在藏傳佛教裡,皈依就是皈依佛,沒有人是去皈依山神、龍神,或什麼神,更不能去皈依人、天這些。所以,皈依就是承認釋迦牟尼佛,所有祂非常豐富、非常完整,真正可以讓你解脫的方法,我承認了,所以我就皈依這個佛。這個其實非常重要。

 

這個時候,大家就很清楚為什麼要皈依佛,而不是皈依神了,否則大家都搞混了,佛法僧三個字,佛菩薩、僧啦,都一樣啦…. 所以,很多人學佛很多年,說宗教都一樣啦、都是好的、都是叫人家行善啦可是你不能整個很模糊的去解釋一件事,有很多東西其實是有不一樣的。所以,要這樣很完整的去皈依佛。





亦依正法寶,

然後皈依法; 法基本上就是世俗法跟勝義法,這兩個法就代表一切的法。聽不什麼是世俗、勝義?你可以這樣想:世俗法,就是專門講解世俗假相的法,而勝義就是講解空性的法。在大乘佛教裡,金剛經、般若心經都是講二締,你所皈依的法就是這個二締法。皈依法的方式又是如何?就像你皈依佛的方式,以導師的方式皈依,而皈依法的方式,就是道的方式,就是依正法、正道的方式來皈依,聽懂嗎?

 

法有很多喔,各位,很多不同的法,還有世間的萬法可是,我們就是要在萬法裡去選擇一個法。正法是指佛所傳下來的正法,它也是正道。什麼叫作正法?就是完全沒有瑕疵,辭、意融和、因果論非常正確、解脫的道理講得非常準確,這就叫做正道、正法。所以,我皈法的方式就是正道的方式。其實,皈依這個法很簡單,就像敲鼓一樣,敲下去就有聲音了。現在還想不清楚也沒關係,講下去大家就懂了





菩薩諸聖眾。

再來是皈依僧寶。皈依僧寶的方式又是什麼?我在修持解脫道時,協助我的、幫助我、鼓勵我、護囑我的,就是道友,這點也很重要。我們現在學習佛法,我個人的看法,弟子們之間,我不敢說有用清淨見在看待; 而這裡是佛堂,和我的金剛道友,外境就更不用講了外面的世界感覺很複雜可是基本上,我們大家都已經在學習佛法了,對上師、三寶、金剛道友需要道友的看待。為什麼呢?因為皈依三寶裡,皈依僧眾就是這個道理。

 

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你對上師或你的傳承生起一個信心,那就是一種加持。加持是因為修修修、修很多而得到加持嗎?並不是這樣子啊,各位!真正的加持是除了修之外,你自己要有信心,這樣才會有加持。

 

為什麼講加持來自於心中?除了三寶力量的加持之外,主要的加持是依你的心來衡量; 你有沒有辦法得到百分百的加持,完全是看我們自己個人的心態,你說對不對?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如果我對我的上師、三寶,和我的道友清淨的看待,或是以非常歡喜的心來看待、讚頌、讚美啊,這樣你的修行就是在進步,別人也一定會感受到。

 

所以,來佛堂學佛的人,在回家的時候,或在生活中,能常常從心裡面講出真心讚美別人、讚頌別人的話,你自己也會過得很快樂嘛,各位?可是我們來學佛,好像都是一下子快樂、一下子又很傷心、難過,然後一下子又想很多很多為什麼呢?

 

我們的命不會太長,只有幾十年而已,超過一百年應該是蠻困難的而且,如果真的活到一百歲,基本上也沒有太大的感覺吧,對不對?但在這短短幾十年中,我們其實可以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幸福一點、舒服一點!其實,我們可以學習控制自己,學佛就是為了淨化你的心,並不是淨化你的身材; 我們的心會愈來愈開朗、愈來愈舒服,感覺愈來愈幸福,看每樣東西愈都來愈順眼是不是應該這個樣子,各位?這樣的感覺真的是很棒很棒!

 

我希望各位這樣,也這樣勉勵大家!這樣子,在座上講課的人,像我,就會很開心的講給你們聽。我也覺得我這個人身很難得,我自己都很珍惜這個時間幫各位上課; 我想在座的各位也都有感覺到,我是很珍惜每堂課、很珍惜我所接觸到的各位!

 

我們的心真的需要訓練,因為我們的心是一個無相的東西,可是我們所接觸的都是有相的東西,而有相的東西根本沒辦法和無相的融合在一起啊,各位!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大的痛苦、這麼多的煩惱?因為我們的心是一個無相的無底洞,沒有限量的,可是我們所進出的東西是有相的、有限量的,一個有限量的東西,怎麼能跟沒有限量的融合在一起?這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我們的貪永遠沒辦法填滿,我們的貪嗔癡煩惱永遠也沒有辦法驅盡; 也就是說,你要解決你的煩惱、滿足你的貪欲,物質相的東西是沒有辦法的,各位!但是,對我們一個學佛的人來講,我們能不能解決?是有辦法解決的!

 

我們解決的辦法就是要聽聞法,然後思惟佛陀所告訴我們的法理,用這個來解決、滿足你們無相的心是可以的。要怎麼做呢?就用我們所上的課,你慢慢的、慢慢的來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樣就有辦法,這樣就比較不痛苦啦





懺悔支分為二; 第一單元:明觀懺悔之依境~

我於十方佛,及具菩提心,

我們要怎樣懺悔呢?懺悔需要依靠一個境,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懺悔而消除罪業。那麼,懺悔的境是什麼?就是十方諸佛菩薩,那就是你懺悔的境; 你需要依靠十方諸佛菩薩而懺悔,這一點非常重要。

 

不管是大乘佛教,還是我們金剛道友,我們每個人如果發現自己做錯了什麼,或是自己造了很大的業,你就是要在三寶面前懺悔; 尤其是金剛乘,如果你今天想懺悔一個業,你必須要馬上找上師,在上師面前,當天、當下,你就要懺悔。為什麼?

 

如果你當天懺悔,第一,你可以跟上師溝通; 而跟佛菩薩不一樣,你跟上師講你所造的業,而且說我來懺悔,然後上師講:行,我接受你的懺悔!這樣,你的業馬上就消除了。為甚麼?因為上師馬上給你答案,跟你說行,接受你的懺悔,所以你的業力馬上就消除了。

 

第二,在密裡,早上的業不要讓它過夜,等到第二天,你當天馬上懺悔,這樣就是全部消除; 如果你過了幾天,或是幾個月,這樣效率就淡了。如果你是很多年以後再來懺悔,這樣能消掉的就是一點點,沒辦法全部消了。這裡面講當天,或是月、或是年,這是有差別的,這點,希望大家都能夠懂。作為一個佛的弟子,隨時隨地都會造很多的口業,而造口業是最容易的一件事。

 

還有更容易的一件事,就是邪見,那真的是很容易隨時隨地,24-30  而且,那跟佛法的見沒有關係,是跟自己有關係。比如說,你對三寶、對金剛道友,或對任何一個人生起一個邪見,那是我個人的看法,是跟自己有關係。所謂清淨,是什麼意思?清淨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如果跟自己沒有關係的話,那清淨兩個字就沒有意義了。

 

這清淨兩個字就是你的心態、你的看法,這個就叫作清淨,對不對?你心清淨,境就會很清淨: 境若不清淨,你的心清淨,它還是清淨的,是不是這個樣子?境很清淨,但你的心不清淨,而這個境,它也還是一樣清淨啊!這是什麼道禮呢?

 

佛經裡面講很多,地獄有沒有?(提問弟子?)假相上有,其實是虛擬的,是不是這個樣子?地獄有沒有是看你的心。若以業力因果方面來講,它是有的; 但眾生的心清淨、沒有業力的時候,地獄是沒有的。地獄是如何有的呢?是眾生煩惱的心創造起來的。每一個眾生會煩惱,所以每一個眾生就有每一個眾生他自己的地獄。而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心清淨沒有業力的時候,我們的心裡面就有一個剎土,和阿彌陀佛是一樣的。阿彌陀佛如何有西方剎土呢?是靠他的願力嘛!講更白一點,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啊!阿彌陀佛的心就是西方剎土。

 

在座各位,我們學習佛法,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煩惱愈來愈少,我們的心愈來愈清淨,我們的剎土就在我們的心中; 如果相反的話,那地獄就在你心裡面。希望大家能多思考!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佛法?佛法是非常值得學習的,怎麼講呢?因為我們眾生非常的無明,我們完全不了解自己、不認識自己,所以,六中有裡面的夢幻中有說:夢是什麼?虛幻中的虛幻

 

所以,我們整個生活過程,它完全是一個迷亂的過程;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過得很規律、很正常,自己也很自豪,但如果你從佛法的角度,好好的、多多的思考,多去想一下一些問題: 比如,你認為的我在哪裡?你的生活目標是什麼?你的欲望會不會有結果?你這一生,最後的答案是什麼?最後的果報又是什麼?

 

你可以好好的想一下!想一下的時候,你慢慢就會發現,真的很愚痴、很愚昧你還會發現,當你不觀察、不思惟的情況下,你什麼都不會發現!你唯一會發現的,就是感覺這樣好像不夠,如果能再增加一點點就好了今天吃得好像不滿意, 明天要再吃好一點; 這件衣服好像不適合,明天要再買更好看的這樣,就是要把相的東西完全滿足,但是,卻怎麼也沒辦法去彌補、去滿足那個無相的心這樣大家都聽懂了嗎?

 

就是一個你完全不知道,完全看不到、摸不清的這個心,你自己去用一個看得到、摸得出來的東西來刺激它我們所擁有一切物質都在刺激我們的心,對不對?我這樣講有沒有道理呢?你這個刺激有沒有效果?當然有啊!可是,你這個刺激就需要愈來愈多,對不對?因為,同樣東西是沒辦法一直刺激的啊,各位!一萬塊刺激一下,看有沒有效果?可是這個一萬塊一直刺激,到最後你就沒感覺了,需要十萬才能再刺激一下; 然後再來就要一百萬來刺激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所接觸的色聲香味觸,它他都是這個樣子; 但真正的感受並不是你的眼耳鼻舌身,而是在你的心理面。可是,你的心看得到、摸得到嗎?摸不到呀!所以它是無相的呀!是不是這樣子呢?

 

所以,一定要學佛,而學佛一定要上課!為什麼學佛要依止一位上師呢?你拜佛和學佛是不一樣的喔,各位!為什麼這樣講呢?拜佛你是救苦救難的動機,希望我們全家健康快樂幸福你是這樣來拜拜,這個動機也一定會有效果,一定可以解決掉一些不快樂!可是,如果你是要學佛,你是要脫離輪迴的。

 

如果你要學佛,你就必須要上課聞法,比如說,你應該要生起一個出離心,要知道輪迴的苦因,而如果你不上課,你怎麼會知道這些?眾生就是不知道要如何去生起一個出離心,所以釋迦牟尼佛為眾生傳法,告訴你這些; 世尊還告訴你,你要發菩提心,你要證悟空性,你要成佛所以你一定要聞法,然後思惟,如果沒有聞法與思惟後的見,你絕對沒有辦法找出這個方法,對不對?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





懺悔需要一個境,我是依靠境而懺悔的。而為什麼要依靠十方諸佛菩薩來懺悔?因為十方諸佛菩薩有大慈大悲的心,而世間的人、神沒有大慈大悲的心,所以,若依靠他們來懺悔,業力不一定能懺盡; 可是你依大慈大悲的佛菩薩來懺悔,你就有機會消除所有的罪業,因此那是唯一的選擇。





大悲諸聖眾,合掌如是白:

大悲諸勝眾,就是講大慈大悲的十方佛菩薩,就在一切佛、一切菩薩面前你,你有身的恭敬,就是你雙手合掌; 然後嘴巴唸誦皈依文: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的皈依詞句,這是語的恭敬。然後意的恭敬就是,你從你的心裡面來祈禱:我所有的一切罪業都能消除,這就是意的恭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