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美法王 開示篇 ~ 入菩薩行論 (十)
@ 眾生很難生起菩提心, 就是因為有很多相違的逆境 !
為甚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很難去生起菩提心 ? 就是因為有相違的逆境和衝突, 或是罪業; 而為甚麼佛菩薩的心中可以生起菩提心, 且時時刻刻不間斷 ? 就是因為佛菩薩沒有相違的逆境。像入行論這裡講, 每個人心裡面會不會生起菩提心 ? 會 ! 可是時間就是很短暫, 像閃電一樣, 一剎那就消失了, 不像枝葉那樣可以長留, 原因就是我們有很多和菩提心相違的逆境和罪業等等。這些罪業既然和菩提心相違了, 所以它是需要懺悔才能消除的。 所以, 第2個單元就是講要如何消除這些和菩提心相違的逆境和罪業。
要能不相違菩提心, 就是要累積資糧, 否則就沒辦法生起菩提心, 所以, 要生起菩提心前必須要累積資糧。而累積資糧就要從懺悔開始 。懺悔也是累積資糧。那該做些甚麼呢 ? 首先要作供養 ~ 第一就是真物供養, 第二是意幻供養。
@ 供養是為了生起珍貴的菩提心 !
為持珍寶心,
首先是主人所管物的供養, 就是真物供養。這是有主人所管的東西, 這樣的供養是「為持珍寶心, 我今供如來,」~ 從這裡開始, 生起菩提心之前, 我們必須要依靠人身寶, 而這樣的人身寶, 我們各位都具足了; 既然我們都是一個人, 而且也都接觸了佛法, 這樣就算具足了人身寶。既然人身寶已具足, 接下來就是要生起菩提心。
而我們一般凡人的觀念則是: 你是一個人, 懂得吃飯、生活、過日子, 就是這樣了, 但從修學佛法的角度來看, 具足人身寶並不是為了吃飯、賺錢、過日子, 而是為了要生起菩提心。但如果你不知道菩提心的利益和功德, 你對它無所知的話, 你就不會有太大的興趣。我相信今天有很多學佛的人都不願意生起菩提心, 也不願去行菩提心, 畢竟我們都不了解它的利益有多大 ? 否則我們一般老百姓, 對於金銀珠寶外境這一切, 沒有一樣不喜歡的, 還恨不得通通都擁有、都是自己的, 這就是貪念。中國人常講: 沒錢萬萬不能, 有錢就萬能, 但是死亡的時候就沒有萬能, 連一毛錢都不能 …
對於菩提心也是同樣的道理, 首先我們要了解它的利益和功德, 這是很重要的, 它就像珍寶一樣 ~「為持珍寶心」就是說, 菩提心跟珍寶一樣珍貴, 所以你想要擁有珍貴的菩提心, 就像你想擁有金銀珠寶一樣。而你想擁有珍貴的菩提心, 首先你要作供養。
@ 想生起菩提心, 首先要供養佛 !
我今供如來,
「我今供如來」~ 想要擁有珍貴的菩提心, 首先你要供佛、供法、供僧, 就是供養三寶, 所以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是無可限量、無盡的, 所以從今日起, 我要供養如來、佛法和僧寶。而供養三寶是為了要生起菩提心, 不是說無聊沒事做才去供養 …
@ 其次要供養妙法寶 !
無垢妙法寶,
供養的對境, 第一是如來, 就是佛; 第二是「無垢妙法寶」, 就是法寶。而法寶一個是教法, 一個是證法, 教證合起來的這個法, 就是法寶。那麼教法是甚麼 ? 教法就是經、律、論, 就是經典、律典、論典, 這三者為教法。而經律論這個教法需要聞、思; 證法就是如何去修持經律論。
俢學這個正法,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要聞思修, 經律論是需要聞法和思惟的; 了解了之後還要修持, 聞思修的修就是要修三學: 戒、定、慧; 這個教、證法就叫法寶, 所以佛法如果沒有教法和證法就不叫佛法。我們一般學佛的人或許連經律論的名子都說不出來, 也或許不要談到經律論的聞、思, 可能連三藏十二部是甚麼都很難把名子記起來, 這樣就很危險了。而無垢妙法寶的無垢是甚麼意思 ? 就是法寶沒有二障: 沒有煩惱障, 沒有習氣障, 這才叫做妙法寶, 就是妙法。
@ 菩薩的功德如海一般, 無量無邊 !
佛子功德 海。
那麼佛子, 就是菩薩, 就是佛的弟子。佛的身語意三子裡, 最主要的是意子; 而佛菩薩的功德就好像功德海, 到底祂們的功德有多少 ? 不要說所有菩薩的功德, 每一位菩薩的功德就如海一般。所以供養如來佛, 供養無垢妙法寶, 供養佛子功德海, 供養這三者, 就是三寶。這就是供養主人所管的供養偈。
@ 世間一切的鮮花、珍果都可供養 !
鮮花與珍果,
接下來講無主人管的供養; 世間不管任何一座山、 山上的花, 還有樹木、樹林裡的花 … 任何花都可以供養三寶。喜歡旅遊度假的人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花呀、美景呀, 這些都可以供養; 照相前可以先說好美喔, 然後就先供養佛, 然後再拍照 ! 但我們平常出去玩時可能都已經忘了三寶, 也或許你拍了一張、兩張、三張後才想起要供養也有可能 … 所以不管你看到任何美景都可以供養三寶。那很划算啊, 各位, 你花的機票、旅費就都沒浪費了 ! 所以各位有錢帶我去玩作供養, 這是OK的喔 ! (哈哈 … )
@ 供養藥材也很好 !
種種諸良藥,
除了供養鮮花之外, 所有樹木的珍果也都可以供養, 不論是蘋果呀, 任何的蔬果都可以供養。另外, 種種諸良藥就是藥材的意思, 像藏青果、橄欖枝等, 任何藥材都可以供養。在西藏的山上就有很多藥材, 這些都可以供養。所以, 各位, 不是只有錢包裡的錢拿出來才能供養, 其他就沒有辦法了 …
@ 一切你愛的珍寶物都可供養 !
世間珍寶物,
其實你隨時隨地都可以累積資糧, 所有世間人的珍寶物都可以供養 ~ 譬如, 你也可以供養台灣銀行、花旗銀行; 你也可以把台灣這個寶島供養佛, 看你會不會而已。
@ 澄淨的水也可以供養 !
悅意澄淨水。
還有悅意、澄淨的水 ~ 一般我們認為淨水就是礦泉水, 倒供杯就是用淨水作供養的意思, 所以阿底峽尊者在西藏傳法時看到西藏的高山, 他就說西藏人真有福報, 因為西藏人光靠高山的水就可以累積很多資糧。他就是講給西藏人聽的呀, 所以沒有一個西藏人不知道倒供杯、作供養, 除了出家人, 阿公阿嬤都知道, 他們每一個家庭, 房子最高的地方就是佛堂, 每個人每天都倒供杯, 像我媽媽也是倒供杯、作煙供, 這些都作了一輩子, 所有的老百姓也都是這樣。所以阿底峽尊者就說, 像他們印度就沒有那麼乾淨的水, 只有西藏才有。所以「悅意澄淨水」~ 水也可以作供養。所以各位, 如果你有機會每天倒供杯, 那很好; 如果你沒機會這麼做, 但你有看到乾淨的水, 你也可以供養, 不一定要倒到供杯裡面, 那樣也算對不對 ? 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累積資糧。
@ 須彌山、四大洲都可以供養 !
巍巍珍寶山,
我們供曼達時唸的那些珍寶山呀、須彌山呀、四大洲、八小州等, 這些都是一樣的道理, 你這個珍寶山也可以供養。
@ 只要很美的, 都可以供養 !
靜謐宜人林,
譬如一般人都會看得到, 或許出家就比較感覺不到, 像美麗的花園、美麗的環境, 你去旅遊時就常會看到, 譬如去歐洲時, 你就會看到很多美麗的山, 還有美麗的森林、美麗的草原, 在夕陽下真的很美 … 可是美麗的夕陽一下子幾乎就都沒了 … 總之, 不管你看到甚麼, 只要是很美的, 你都可以供養。
@ 滿足視覺之前, 先作供養 !
花嚴妙寶樹,
像台灣人很喜歡去日本看櫻花, 去看櫻花時就要記得供養, 先供養再滿足自己的眼睛喔 ! 講到花, 基本上就是長在樹上的花, 不只是櫻花, 是各種各樣的花 … 像大面積的油桐花, 在靠近苗栗那裡就特別多, 這些都可以供養。
@ 還要供養美美的樹 !
珍果垂之樹。
樹木也有各種各類; 有些樹木非常美麗, 它不是黑黑的, 樹根或樹幹都有條紋, 像這樣美麗的樹木也可以供養。這些樹木上長的果實也一樣可以供養。
@ 好牌子的香水也供養佛 !
世間妙芳香,
還有廟裡的焚香, 這些你們最懂了, 點的呀、插的呀這些等等, 所有一切世間的香味都可以供養。或許古時候的佛教裡, 噴的、抹的比較少, 燒香就是一種供養香味的方式,就好像我們現在人講的香水啦。我們西藏也有供養香味, 用灑的、用噴的都有, 這些香味都可以供養。或者自己吸一吸很香, 覺得這個牌子的香水不錯, 就供養佛; 化妝品香料不錯, 這個妙香也可以供養佛。我們去店家買時, 如果問要買哪種牌子 ? 我們就可以說是要供養佛的。
@ 天人的神奇寶貝如意樹, 我也觀想來供養 !
如意妙寶樹,
還有如意樹 ~ 如意妙寶樹也可以供養, 雖然我們看不到, 無法享受如意樹,但我們可以用想的供養。為何要供養如意樹 ? 譬如天人一生下來, 因為他有福報, 他就可以感應到如意樹, 他就捉著如意樹, 跟它要甚麼都有, 就像我們的小嬰兒, 一生下來就會跟媽媽要奶水一樣, 而且他一生下來, 就知道要找這個奶水喝, 就像天人一生下來就知道要甚麼。天人要生養不是靠父母, 他只要抱著如意樹, 要甚麼就會有甚麼。所以如意妙寶樹也可以供養三寶。
@ 莊稼糧食更要供養 !
自生諸莊稼,
所以沒有主人管的物也可以供養, 所以自生的莊稼, 就是糧食的意思, 不管是米呀、玉米呀, 所有這些都可以供養。有時候我自己也會忘記, 可是大部分我看到覺得不錯的, 我就會順便供養三寶。
還有, 你穿新衣服, 或吃好吃的東西時都可以先供養, 這樣還蠻不錯的 ! 各位, 你記住, 吃的、喝的、穿的, 任何東西, 用的時候先供養一下, 對你們來講, 你不知不覺就會累積很多很多的資糧, 你會越來越富有, 不會越來越窮啦, 會越來越好 !
台灣的老百姓, 或台灣的功德主都應該多學習這個觀念, 否則我們觀念都不懂, 即使你今天拿出一萬塊、十萬塊, 但是我們只要從哪個地方聽到一句話, 或一些事就開始毀謗, 那豈不是造作很多業力 ? 所以不如用這個正確的觀念去累積自己的資糧, 這樣不是更好嗎 ?
@ 有主、無主, 我皆供養 !
及餘諸珍飾,
我們就照著這個方向, 有主人的也供養, 沒主人的也供養。那接下來是用自己所擁有的供養。「及餘諸珍飾」, 就是除了這些莊稼、糧食的供養之外, 還有, 比如耳環、手鐲等很多的裝飾品呀, 你都可以供養。逛家具店也不錯, 或逛百貨公司也不錯, 那些百貨公司、家具店裡有很多好東西, 你看到都可以供養。說這個你們應該都很厲害, 這些都不用花錢的呀 ! 所以待會我們也可以一起看看 …
@ 清淨的蓮花、天鵝的悅音 ~ 我無所不供養 !
蓮花諸湖泊, 悅吟美天鵝。
再來, 比如說這個「蓮花諸湖泊」, 湖裡面有很多的蓮花, 那湖也可以供養, 湖裡面長的蓮花也可以供養。湖或池裡面還有很多天鵝, 聲音很好聽, 它們的聲音你也可以供養。
@ 虛空下之萬物, 我用心取來, 悉皆供養 !
浩瀚虛空界, 一切無主物, 意緣敬奉獻, 牟尼諸佛子,
天底下所有一切的物都可以供養; 天有多大? 非常大 ! 天底的物無所不有, 所有這些物你都可以供養, 天底下所有的物就是只沒有主人的。而天底下所有一切的物都在你的意裡面, 就是你全部把它拿到心裡面, 然後供養佛法僧三寶。天下所有的物, 如果你沒有用你的心去供養, 那也不算 ! 供養三寶是因為佛法僧三寶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對境, 這樣供養的對境非常殊勝。
@ 佛菩薩啊悲憫眾生 ~ 請接受我的供養 !
祈請勝福田, 悲憫納吾供。
所以供養三寶是 祈請勝福田, 意思是祂是一個很殊勝的對境, 我供養這樣殊勝的對境, 我所累積的福德資糧是無限量的。那供養三寶就是為了累積福德資糧嗎 ? 並不是 ! 是為了祈請、祈求三寶發慈悲心、悲憫三界一切眾生; 請你們接納三界這些可憐的眾生, 也包括我自己, 我因為這樣而作供養。聽這個蠻不錯的吧, 各位 ? 這就是供養偈。
基本上, 對於供養, 尤其是我們台灣人, 或現在很多凡人都沒有這樣的供養觀念, 可能有些錯誤, 怎樣講呢 ? 其實, 基本上, 供養三寶是為自己破解、消除自己的罪業之外而祈請、祈求利益一切眾生, 所以悲憫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可是我們一般人都沒有這個觀念, 所以我有錢,寺廟需要錢我就去做一些供養, 所以曾有台灣的這些功德主講說, 寺廟也需要生意人呀, 沒有生意人, 寺廟要怎麼蓋 ? 這樣就會有人捐錢 ! 甚至有人說, 沒有生意人好像不行, 沒有金錢佛法就沒辦法生存, 也沒有辦法蓋寺廟 … 這樣是不對的 !
對於所有的佛、任何的成就者, 尤其是依止上師的時候, 為甚麼要祈請、祈求 ? 是因為佛是安住在聖者的入定智裡, 是安住在自己的本性上, 這個時候祂是沒辦法利益眾生的, 所以要去祈求祂, 且供養祂, 請祂轉法輪, 請祂下來利益眾生, 是這樣一個道理。
@ 請三寶接受我的供養 ~ 為了自利、利他 !
福薄我貧窮, 無餘堪供財, 祈求慈怙主, 利我受此供。
我自己過去非常的貧窮, 都沒有累積資糧, 也不懂得剛剛所講的有主、無主物的供養, 所以現在祈求依怙主、三寶, 或是四寶, 為了利益我、利益眾生, 請你們以慈悲心來受持、接受我的供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